6日,CMIC 2019迎來了第二天的會議日程,在上午召開的全體會議上,來自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領導、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領導及行業意見領袖出席并發言,為本屆大會主題“探索·突破·創未來”進行解構,以精彩的案例介紹和行業探索趨勢為所有與會者帶來了一場干貨滿滿,精彩紛呈的主題演講。
陳冬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
在文旅融合加快推進、會議產業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雁棲湖畔,共同聚焦會議產業發展,共享會獎旅游資源,共商合作發展大計。在此,我謹代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對第十二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前來參會的各位嘉賓和媒體朋友們表示誠摯歡迎!
會議產業作為21世紀的新興產業,是提升城市知名度、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世界各大城市都非常重視會議產業發展。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持續優化國際會議服務環境,持續增強文化傳播交流功能,持續提升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能力。近幾年,成功舉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一系列重大國際會議,有力促進了亞洲乃至世界各國的文明對話、交流互鑒、共同發展。
國家會議中心所在的區域、懷柔的雁棲湖國際會都,是北京兩個重要的國際會議聚集區。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工程已經開始建設,建筑規模約為77萬平方米,主體建筑為會展中心,配套建筑包括酒店、寫字樓及商業,建成后將與現國家會議中心連為一體,形成總規模近140萬平方米的會展綜合體。國會二期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以國家會議中心、人民大會堂、雁棲湖國際會都為“會議鐵三角”,以國家會議中心、新國展、大興機場會展為“展覽三峰”的國際交往中心格局,全力打造國際交往活躍、國際化服務完善、國際影響力凸顯的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作為北京會獎旅游的主管部門,近些年,著眼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的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北京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文化旅游要素聚集、文化遺產特色鮮明的獨特優勢,采取實施會獎激勵政策、用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加強境內外會獎市場宣傳推廣、考察發掘會獎場所、搭建并推進“會鏈接”在線會議資源采購平臺建設和全國性會獎旅游行業平臺建設等一攬子政策措施,極大提升了北京作為國際會議城市的競爭力,有力推動了全國會獎業的發展。根據國際大會與會議協會(ICCA)統計,2018年,北京共舉辦協會類國際會議94個,比上一年度的81個有了較大幅度增長,穩居中國第一。
在我局的積極支持下,勵展集團的中國國際商務及獎勵旅游展覽會(IBTM China)、中國會議產業大會(CMIC)、中國會獎旅游城市聯盟等均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會議產業大會規模已由2008年首屆的幾百人發展壯大為如今的兩千多人,與會城市達到五十多個,正在朝著品牌化、國際化的方向扎實邁進。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經濟重心、政治格局、全球化進程、科技產業變革、全球治理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化,有許多問題需要加強探討交流,會議產業發展面臨大有可為的重大歷史機遇。
北京正處在落實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推動城市更新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承擔大國首都重要使命、提升城市宜居品質、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升中華文化的全球影響力、提升入境旅游市場水平等方面仍面臨挑戰,希望與國際國內的政府、企業、相關組織和業界人士加強交流。
會議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所有從業者的共同努力,希望我們攜起手來,立足新時代,找準新坐標,展現新氣象,共同譜寫會議產業美好未來的新篇章。
焦寶軍 懷柔區人民政府 副區長
習總書記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講到,雁棲湖是一個有歷史積淀的地方,是一個啟迪思想的地方,也是一個開啟合作征程的地方。作為國際會都的懷柔,已成為服務國家頂層國際交往,可舉辦全流程主場外交活動的核心承載,迄今已經成功舉辦APEC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大活動,積累了豐富經驗,為我們吸引優質產業聚集、推動會議會展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懷柔正在加快構建以科學城為統領的"1+3"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構建科學創新生態體系和加速聚集生態要素,實現科學、產業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當下核心任務。
此次大會"探索、突破、創未來"的主題與懷柔的發展相得益彰。我們期望借助大會加強與業內各方的溝通與合作,邀請更多的有識之士共同為懷柔科技城的建設和發展培育新項目,打造新產業,開創新局面。
作為東道主,我們將竭誠為大會的順利舉辦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同時,也熱誠歡迎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支持懷柔各項事業發展。
文旅融合篇:故宮以東——會獎旅游案例分享
李雪敏 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
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之下,在北京的核心區提出了降低旅游密度,提升品質的要求,對于我們旅游人來講是一個挺難的事,人不來了,到底如何把品質提升上去。作為東城區,我們文旅人在市文旅局大力支持下積極進行探索。在2018年我們思索了東城區的優勢,在東城區我們緊緊圍繞著文化來進行發掘,全新推出了"故宮之東"區域文化的品牌,在內容上更加突出了文化的內涵,在品牌的規劃方面更加注重于它的細分市場和它的主題。在渠道上更加研究它精準的定位。在營銷推廣方面使得它更接地氣,更適合現在人們網絡的語言,以區域的方位和文化的特點為主題,讓文化和旅游資源更加生動,也更加具有傳播力,特別是我們瞄準的是海外旅游的市場,讓更多游客有所認知。
我們來看看"故宮以東"是什么。故宮以東是歷史,356處不可移動的文物資源占據了全北京市文物總數1/3,都坐落于東城區;故宮以東還是活力,耳熟能詳的前門、王府井、南鑼鼓巷等文化商業街區在這里,還有紅劇場、長安大劇院等文化場館,這些都彰顯著城市的脈動;故宮以東還是腔調,展覽、商業、藝術文化、酒店和餐廳匯聚;故宮以東還是一種生活,有著古都文化的底蘊和古今交融的特質;故宮以東更是一個品牌的架構,從品牌推出到現在,從資源方、產品方和活動方三個方面發力,重新梳理了東城的文旅資源,形成了專題報告,推出了一系列的主題產品包。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做這些旅游產品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導游帶你去講解,因為這些導游講不了,也不會講,要由專業人士來進行打造。這些專業人士有的來自于北京大學的歷史系,有的來自于考古專業,有的來自于中國美術館的研究員,還有老胡同里80幾歲對于北京文化非常了解的大爺,他們都是專業人士,我們給他們起的名字是“時間設計師”,帶您在48小時深度挖掘故宮以東。同時,做跨界合作,比如和寺庫、中青旅、高定、酒店等合作推出不同類型的推廣主題,為不同類型的人群打造適合他們的產品。
我們下一步將一如既往的以旅游至人的精神,不斷發掘文化內涵,不斷給我們的廣大游客提供更好的產品。也再次感謝我們的合作方,感謝媒體,特別是感謝我們文旅局的領導長期以來對于東城區文旅局的厚愛,使得我們走的越來越好,越來越穩。
綜合篇:2019-2020中國會議產業——探索、突破、創未來
王青道 中國會議產業大會組委會秘書長
對于我們來說,對于做會議和旅游的朋友們來說,我們面對三個維度的服務對象:第一是國家的,有國家的政府、國家的行業協會。第二個維度是我們的城市,我們城市是資源的聚合體。第三,企業也是我們會獎旅游主要的服務對象。這三個維度對我們會獎旅游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服務的群體,他們在發生重要的變化。
哪個方面的變化呢?大概有三個要素來影響著三個維度的變化。第一是發展,發展是主旋律,國家在發展,城市在發展,因為發展是國家和企業需要的。但是發展也有許多問題要解決,我們需要開國際會議,開國內會議,發展還有競爭。
國家要國際化,國家要發展的時候需要非常好的國際環境,企業要發展需要更大的國際市場,這三個維度、三個要素結合起來構成了會獎旅游業所服務大的群體它的大的背景。
我們的城市也在做一些會議獎勵旅游方面的創新,創新在哪個城市都有,但是亮點比較突出的杭州做的還是比較有特點,所以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大概四五年時間,杭州一直做國際會議目的地的營銷活動,投入了很多資金,請了專門的公司來做這樣一些活動。今年的主題是什么呢?叫新經濟會議目的地的推廣活動,我也參與的比較多,還參與了一些調研的活動,跟當地的產業結合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覺得這個城市用這個主題來做會議目的地營銷的時候還是有自己非常重要的特點的。
有兩點啟發:第一,國際會議目的地在營銷的時候營銷什么?杭州做了一種創新或者是一種突破。第二,會議要和產業融合,杭州也是在這方面做了非常好的探索。我們到了很多產業基地,它和會議結合起來非常近,也是一種積極的探索。
成都一直在做國際會展之都的建設,成都這十幾年沒有間斷過在國際會展之都這方面的建設,我參與比較多,今年還做了一個國際會議的發展大會,我們跟國際會議協會ICCA,還有成都市博覽局,成都大學成立ICCA國際會議的研究與培訓中心,旨在積極探索國際化的路徑。
探索篇:創意營銷探索
管飛 北京朗知網絡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我會重點講一下創意的方式有哪些。簡單來講,可以從三個層面去破題,第一是符號等于創意,什么是符號?今天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能感受到的一切,只要讓你感覺到刺激反射,讓你感覺到心跳,這就是符號,它就是起到了這個作用。第二,話題就是創意,這段時間熱議的是什么。第三,流量就是創意,好的創意一定有流量。符號是從索契爾這邊出來的,它是作為符號學的奠基人,核心是符號把商業價值表現出來,我們今天所做的所有會展背后都有商業價值,我們怎么讓商業價值挖掘出來,靠的是符號。
今天一切都在變,但是會發現創意不變,我們如果拿今天看到的一切新鮮事物,我們都說太陽下沒有新鮮事,我們反觀公元前212年的阿基米德,再來看15世紀的文藝復興,我估計今天我們想到的所有創意在那個時代,在以往所有的朝代都會有顯現。但是今天變的是什么,變的是渠道,所有渠道變了,我們是把創意跟我們的渠道進行新的匹配,所以我們從碳基文明到硅基文明的發展,我們的創意也會從碳基走向硅軌基。
創意篇:文化創意與感染力
范燕燕 范燕燕藝術中心總設計師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讓設計充滿情感與精神的力量。怎么樣在設計中能夠充滿感染力或者充滿情感?中國不缺設計師,中國也不缺文物,更不缺歷史。但是怎么讓我們的歷史或者傳統文化在現在這個時代中能夠有一個新的突現或者新的認識,這是我一直以來想的最多的。
我有一個作品叫鳳從東方來,也是目前在一帶一路國家領導人中收藏比較多的一款,主要是展現絲綢之路文化,很多人一看覺得它和絲綢之路沒有關系,但是這個創作花了半年時間,半年時間用來了解絲綢之路60多個國家中它們的文化、它們的歷史、它們的宗教,我后來發現很難通過一條絲巾來呈現。我不想一說起來絲綢之路就是駱駝、沙漠或者是地圖,或者是永遠看到不同國家的建筑或者是元素堆積在一起。后來我想干脆以我們要什么樣的絲綢之路或者是一帶一路,我們想要體現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后來創造了這款絲巾。繪畫兩天畫完,從了解一帶一路的文化、歷史到作品完成花了半年時間。鳳是東方的神鳥,鳳凰涅槃,我用鳳來代表重生的中國,從東向西重走的絲綢之路,藍色代表海洋,象征海上絲綢之路,黃色代表沙漠,象征陸上絲綢之路,紅色代表西方的紅酒文化。背景以海洋的形式做了一個融合和碰撞,海是海納百川,還是想表現包容的精神。古代的絲綢之路是很純粹的貿易之路,現在一帶一路我們國家是從戰略從政治上提出來的,核心價值觀和原有的絲綢之路意義不一樣,所以現在核心價值觀是和與合,所以這個產品背后有101個不同的和與合,這101個和與合包含了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還包括了歷代名家如王羲之、柳公權的文字等等。
整個作品還是想表現我們所要呈現的絲綢之路,因為鳳在敦煌是神鳥,是吉祥的。東方喜歡紫氣東來,所以這個作品名字叫鳳從東方來,我希望我們送來了和諧、合作、共贏與幸福。而且在色彩上采用冷暖對比,冷暖就是陰陽,陰陽就是和諧,當陰陽和諧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平衡。包括我們國家應該也是一樣的,希望一帶一路真正是一個和諧的、合作的、共贏的。
將近十幾年來,我目前所有的作品包括大作品、小作品有將近500幅的設計,載體有服裝、服飾,包括包、家居。
用文化的力量來柔軟內心,剛才說到我們中國不缺設計師,不缺文化,不缺素材,我們有很多可以來提取的元素,但是我們怎么樣才能把我們的設計和現在的生活,包括和現代的審美怎么樣國際化,能夠融合在一起,讓更多的人能夠接受它。其實文化的傳播一定是自然的,它是一種順其自然的傳承,不是說教式的,也不是強行式的,我個人的理解是情感,情感非常重要。情感是什么?就是對文化真正的一種熱愛,真誠的一種理解,一種詮釋。有了這些以后,我們設計出來的東西,我們設計出來的產品一定是具備力量的。
突破篇:國際活動策劃及創意的突破
宋宇辰 SLUSH CHINA 首席運營官
我們SLUSH被稱作是地球上最酷的科技大會,所以我們活動內容是服務于雙創,創新創業,創新科技,這是我們一直做的事情。但是我們采用的是完全突破傳統或者是突破已有對會議理解的方法來做這個活動。我們的活動現在遍布全世界130個國家,超過千人級別的大會每年有4場,分別在上海、新加坡、東京和赫爾辛基。
首先一個活動的突破要從幾種模式上來做,就像人一樣,要有骨骼,要有靈魂,要有精神,要有肉體。大家可以看得到的聽得到的就是形式突破,形式突破第一個點就是要牢記自己的使命,牢記自己的品牌。但是形式上的創新只是形式,怎么給這個活動賦予它的人格,怎么給這個活動賦予它的血液和心跳,這是我們Slush另外一點跟別人不一樣的。也就是我們對志愿者的運用。一場大會第一個去簽到接觸的人并不是主辦的領導,而是志愿者,是前臺,志愿者每個人代表的就是活動的形象。
人要有骨骼,就是我們的形式,它要有心跳,要有血液,就是我們的志愿者,或者是大會的人味在里面,它畢竟是一場活動。Slush創始人有七個人,其中一個人是憤怒小鳥的創始人。他在做憤怒的小鳥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從來沒有把憤怒的小鳥當成一款游戲,我在做的時候就想它是一個品牌,有很多故事在這個品牌后面。我們Slush從來沒有把業務想成是一個活動或者是服務產業,我們從來沒有把自己想成一個平臺,它就是一個品牌,它是一種文化。
剛才講了活動的形式是我的骨骼,活動的血肉或者活動的人情味是通過我們志愿者的組織,通過我們創意來突破的。
未來篇:AI駕駛重塑生活方式
吳甘沙 馭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CEO
我今天講的是未來篇,我想講講無人駕駛如何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不太遠的未來,它如何能夠改變我們的會獎、文旅這個產業。我們做黑科技、硬科技很重要一點是以終為始,我們想想在未來某一天它怎么會真正滿足我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現在生活為什么不美好?堵車,停車難。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數據,一輛車一輩子只有2.5%的時間是在正常行駛,1.2%的時間是在慢速行駛,95%的時間是停在那邊,還有0.8%的時間是在找停車位。慢速行駛導致廢氣排放,空氣污染,還有大家情緒不好,導致很多交通事故。怎么解決呢?首先無人駕駛能夠減少90%以上的交通事故,因為我們訓練出來AI司機有千億公里的駕駛經驗,相當于幾百萬年的駕齡,而且不疲勞,不路怒,不酒駕。
無人駕駛車本質上不再是交通工具,它是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會產生無數的商業可能性。比如說新零售和新消費,在這個空間里有一個無人貨架,在路上可以吃點東西,它可以是一個迷你KTV,因為沒有司機,可以放心唱歌,即使可能五音不全。在里面還可以是一個按摩椅,在路上可以睡一段時間,還可以按摩一段時間。
今天城市里沒有鍛煉的時間,怎么辦?我可以叫一個無人駕駛的私人健身房過來,車在路上跑,你在車上跑步機上跑,也可以是私人影院,在路上可以定制你在路上消費的內容,甚至未來酒類的品牌跟無人駕駛出行可以產生非常深的相關性,因為無人駕駛可以使得酒類銷量增加30%。無人駕駛起來以后大家還可以買茅臺的股票。
有了無人駕駛以后,城市里大量被汽車占有的空間釋放了出來,不再是人去找物和空間,因為人和物和空間都可以移動,使得距離縮短。另外一方面,路上也不會變得那么無聊,車里的豐富生活使得路途不再漫長,所有這些帶來一個綜合性的效應(這是美國算出來的),它能夠使得房價下降。就這么一個無人駕駛的技術對我們城市、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它是不是很遙遠呢?我認為未來已來,只是我們還未察覺而已。
最后用一段話來總結,我們的理念是與先行者同行,與開創者共創,我們非常期待與在座的文旅產業、會獎產業的同行者一起創造一個全新的未來。
文中內容篩選自現場速記資料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