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全力實現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雙勝利”,需要的不僅是魄力,還需要智慧。討論疫情過后如何發展經濟,重振旅游業和會展業,似乎有點兒早,但也該認真考慮了。今天介紹紐約案例。
“9·11”當天他就在紐約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國東部時間),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分別撞向美國標志性建筑--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兩座建筑相繼倒塌,世貿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損毀;9時許,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機撞向位于華盛頓的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五角大樓局部結構損壞并坍塌。
“911”事件是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最為嚴重的恐怖攻擊行動,遇難者總數高達2996人(含19名恐怖分子)。聯合國發表報告稱此次恐怖襲擊對美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相當于當年生產總值的2% 。此次事件對全球經濟也造成了巨大影響,損害甚至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此次事件對美國民眾造成的心理影響極為深遠。
9月11日那天,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施瓦布教授正好在紐約市。他被紐約人民在短時間內所展示出來的團結和堅忍深深地觸動了。在老施回歐洲的路上,他腦子里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幫助紐約這座城,幫助紐約的人們?”
老施想好了:把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搬到紐約去開,就是對紐約最大的支持和幫助。
達沃斯論壇第一次離開瑞士
世界經濟論壇成立于1971年,最初的名字叫歐洲管理論壇。這個非營利機構每年1月底都在瑞士達沃斯小鎮舉辦年會,因此也被稱為達沃斯論壇。世界上極具影響力的商界、政界、社會活動界領袖都以到達沃斯論壇演講為榮。
為了幫助9/11恐怖襲擊后的紐約能夠盡快重新振奮起來,11月7日,世界經濟論壇宣布決定將2002年年會改到紐約舉辦,“為了表達與美國人民和紐約市民眾志成城的決心”,旨在向這座經歷了9/11恐怖災難的城市表示敬意。
2002年1月31日至2月5日,各國首腦、企業領袖、經濟學家、藝術家、媒體記者共2700人云集曼哈頓。
此次年會是1971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舉辦以來首次離開瑞士,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
達沃斯論壇易地舉辦,還有一個原因:在前一年(2001年)年會時,曾遭遇來自數萬名反經濟全球化人士的示威,在達沃斯和蘇黎世兩地均發生了暴力沖突,造成重大經濟損失。9/11之后安保要求提升了,達沃斯所在的瑞士格里松州政府擔心會議期間再次發生反全球化群眾示威,而當地警力不夠,難以保證安全。
一個猶猶豫豫(達沃斯所在的格里松州),一個極力爭取(紐約),就這樣達沃斯論壇來到了紐約。
會議地點選在了充滿傳奇色彩的華爾道夫酒店--沒錯,2014年10月16日,希爾頓集團宣布以19.5億美元的價格將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出售給中國安邦保險集團。
紐約華爾道夫酒店1931年10月1日開張
是當時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酒店
會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發表演講
U2樂隊主唱波諾,南非大主教圖圖,約旦王國阿卜杜拉王后,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威塞爾,阿富汗外交部長阿卜杜拉,菲律賓總統格阿羅約,主持人查理·羅斯(從左至右)
來自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的2700多人到會,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南非大主教圖圖、菲律賓總統、比爾·蓋茨等眾多名流參會演講,本身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對紐約和美國的支持,世界各國應團結互助,對明天充滿信心。
在這次會議上,紐約市前市長朱利安尼(9·11事件發生時他是紐約市市長)向參會者講述了紐約舉辦達沃斯論壇的意義:“這是對我們城市投下的重大信任票,它發出了一個信號,即紐約又恢復正常了,紐約仍是世界領袖和決策者云集的地方。”
施瓦布更是高興得不能自已,說:自911以來,曼哈頓以一種強有力的方式完成了反彈。美國不僅從2001-2002年的經濟衰退中恢復了過來,也從2008-2009年的經濟危機中走了出來。世界經濟論壇從一開始就看到了這一跡象。
這個有點隱晦的自夸,意思很直白:我這個達沃斯論壇作用很大很大。
轉自公眾號: 會展BEN
作者:許鋒
北京華愷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
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原副總經理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