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Mayday是一個傳奇,男女老少,從50多歲的大叔到初中女生,都超級喜歡五月天。五月天的演唱會,制作精良,現場氣氛超好,是歌迷們一年一次最大的期待。因為新冠肺炎,線下的演唱會都取消了
五月天線上演唱會:灰常棒
歌迷需要五月天,五月天需要歌迷。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有過幾場線上音樂會,還有人辦過“云蹦迪”,但后來都悄無聲息了。
辦線上音樂會,沒有收入,但要投入的各種人力、物力一樣都不少,往外支出的費用也很多,最讓主辦方頭疼的是效果不好,拿著手機、iPAD看演出的“觀眾”不過癮、不買賬。如果演出公司、樂隊不再繼續辦線上演唱會,很大的概率就是至少目前這種模式走不通。
五月天之所以這么多年長盛不衰,不是因為樂隊五個人玉樹臨風,而是他們的敬業、用心,他們的歌好聽,他們陽光,他們沒有緋聞,他們沒有單飛,他們的現場演出美輪美奐,一句話,他們的出品在華語歌壇里是最高水準。
5月26日,五月天官宣,5月31日晚上八點舉辦線上演唱會,演唱會的主題是“突然好想見到你”。
萬眾期待。
果然不負眾望。昨天晚上8點開始,9點09分結束。時長69分鐘。
大家極大地得到了滿足,看看新聞、朋友圈和微博、小紅書上關于這個線上演唱會的圖片、視頻,就知道這個虛擬演唱會有多火。
有一絲絲遺憾,比如他們唱的歌不夠多,沒有現場那排山倒海般的尖叫和哈哈大笑,沒有幾萬個熒光棒閃耀,沒有返場……這些也是沒辦法做到的。
對于現在熱議的線上會展,五月天線上演唱會倒是給出了幾個小啟發。
1. 線上收費太難了
即使大牌如五月天,線上音樂會也不敢收費。因為只要收費賣票,觀眾就產生了較高的期望。線上如果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觀眾的吐槽、不滿就會如滔滔黃河之水,對品牌、主辦方都會造成傷害。線上會展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線上會展,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
主辦方能一直免費下去嗎?
2. 傳播!傳播!傳播!
五月天這么高的人氣,又是金字招牌,按理說不愁觀眾,但如何讓盡可能多的歌迷知道并準時觀看呢?
五月天除了自己的公眾號多次發布信息和觀看攻略外,還動用了包括微博、門戶網站等多個矩陣、多個賬號來宣發。
播出平臺用了流量很大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央視頻、企業電競、騰訊微視。
線上會展的宣發也要特別注重新媒體矩陣的宣傳推廣,扔在群里的一張海報、發在微信公眾號的一篇推送,動用私域流量遠遠不夠。
3. 要有詳細的腳本和多次彩排
跟線下實體會展相比,線上會展更難操作,很小的差錯、無人管理的評論區都可能釀成大禍。
昨天晚上的線上演唱會,可以想象五月天和幕后工作團隊除了反復修改腳本以達到良好效果外,一定是多次彩排演練的,包括字幕組、攝像機位置和軌道、導播、燈光煙花等。
這是五月天線上演唱會的歌單,我們看到“talking”出現了3次,也就是說樂隊五個成員在什么時候插科打諢、開玩笑、聊什么話題、聊多少分鐘,都是預先計劃好的,而不是隨意、由著性子來的。精密計算,恰到好處。
線上會展,真的需要一個好腳本,主持人怎么說,說多少分鐘,嘉賓分享多少分鐘,回答觀眾問題多少個、多少分鐘,企業直播間里的市場代表穿什么衣服、臺詞,意外情況如何應對,等等,都需要詳詳細細的腳本。
4. 線上會展需要場景和儀式感
在家里或者在一個錄音棚里唱歌、在線播出,沒有背景,沒有場景,沒有現場伴奏,不但演唱者提不起精神來,觀眾也是索然無味。
五月天的做法是:包下一個體育場,有不錯的燈光,有變化的舞臺,有全套音響設備,他們時而走動,時而在舞臺上歌唱,時而在觀眾席上唱歌、聊天,還有小型煙花,給每個座位配了熒光棒,場景是令人震撼的,儀式感是觀眾熟悉的。
他們最后還像往常演唱會一樣,五人手挽手在舞臺上長時間鞠躬感謝,觀眾焉能不動容?
會議展覽一定要有場景,才能營造體驗,儀式感不能少,比如主持人、嘉賓的著裝、有背景板或LED(虛擬背景也行),有講臺,有精心準備的PPT和提問互動等。從這一點來說,線下+線上的混合式會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 視頻連線的嘉賓:要請對的人
這次五月天請來的特邀嘉賓是李榮浩、蕭敬騰和毛不易。這三人都是隔空演唱,三人的現場沒有場景,這考驗的是三位嘉賓的唱功。事實上,這三個助演嘉賓都是實力派歌手。
線上會展,無論是展商做直播的企業總經理、市場總監還是買家還是會議主持人、演講嘉賓,都要求他們提起十二分精神、百分百做好準備,在面對攝像頭而不是現場觀眾做直播、講解和分享,需要更多技巧和投入,可以說需要的是實力派唱將。低頭念稿子、照著PPT上面的文字念、對著臺詞做直播的,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差強人意。
最后用五月天線上演唱會的主題來結尾:突然好想見到你。
文章來源:公眾號 會展BEN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