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中小展館在后疫情時期的經營現狀及思考——煙臺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的經營實踐及對策
自新冠疫情出現以來,世界經濟形勢面對的局面更加嚴峻和復雜,全球產業格局處于深度調整期,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現階段,在后疫情時期如何重拾信心,思考如何恢復會展經營、找尋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正是我們當下著力該做的功課。
疫情變局對會展業提出新要求
煙臺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坐落于黃渤海新區八角灣新城,其所在的中央創新區重點布局中央商務區、科技創新區、會展文旅區“三大板塊”,會展中心已率先起勢,并于2022年6月試運營、8月正式開業。
會展中心占地13.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4.6萬平方米,規劃有展館區和會議區,室內凈展覽面積5.6萬平方米,會議區面積3萬平方米,從體量上來看,與目前國內動輒10萬平米展覽面積起的一些新建場館來比,只能算是中小場館。與大型會展場館競爭,很多方面必定處于劣勢,困難可想而知。正是因為我們處于這樣開端困難的局面,所以更需要有清醒的認識和調整壓力的準備。同時,也需要具備知難而上的勇氣。幸運的是,會展中心無論是建設方還是運營方,都做足了各項準備工作,并在當地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如期交付并順利開業。截止日前,會展中心試營業以來,承接了“工業互聯網大會”、“煙臺國際葡萄酒節啟動發布會”、“第五屆孩迷全國樂隊大賽總決賽”、“ 2022醫藥創新與發展國際會議”、“第二十屆煙臺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等近30多場會展活動。
在疫情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取得這樣來之不易的成績主要來自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精心籌備、超前謀劃。會展中心在開業前所有工作采取的是掛圖作戰模式,工作倒排工期責任到人,確保工作無一疏漏按時完成。會展中心引入專業服務團隊,建立專業運營模式,制定專業化市場化的會展服務流程體系。二是基礎良好、快速磨合。煙臺本就具備舉辦會展活動的良好資源稟賦,新場館的建成投用也為一些會展活動項目提供了更廣闊的展示平臺。團隊在開業前期經過了長時間的培訓和演練,每次會展活動結束后都進行復盤,從而能夠快速進入展會實戰模式,各服務模塊之間磨合得越來越順暢,也獲得了主辦方的認可。三是政府重視、開放合作。疫情期間會展中心的順利開業得益于場館所在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開發區對于場館所在的會展文旅區板塊有著前瞻性的規劃,去年就新出臺了會展獎勵政策,對來區舉辦各類展覽、會議、賽事提供優厚的資金獎補。在可靠的配套服務保障下,今年一些項目放心地簽約在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今后,會展中心也將秉承開發區一貫的開放合作態度,歡迎各主辦機構前來參觀考察、洽談合作。
后疫情時代探尋“八角灣特色”道路
國內中小場館的同質化競爭態勢,僧多粥少,如何破局?唯有走出特色化道路。
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場館硬件配套具有鮮明的特色。不同于國內大多數雙層展廳,我們的展廳采取的是雙首層設計,即利用場地地勢的自然高差巧妙地使8個展廳都能實現地面平進平出,物流及人流順暢,便利性與單層展廳無異。每個展廳還人性化設計了主辦方辦公室、洽談室、貴賓室及服務臺,便于主辦方現場辦公、商務洽談及咨詢服務。展館區還配有十幾個中小型會議室,為展覽同期會議論壇舉辦提供了便利。場館還規劃設計了三個極具特色的登錄大廳,寬敞明亮的空間不僅可用作展商觀眾登錄區,還能作為舉辦開幕式的場地和小型展示的空間,同時也為多個展覽會同期舉辦提供了互不干擾的出入口。在使用過程中,無論是主辦方還是參展商都非常認可。
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優美的環境是一大特色。場館坐落于美麗的黃渤海之畔——煙臺,優美的城市環境,背靠大海空氣清新、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是全國唯一蟬聯六屆的“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的地級市。會展中心臨海而建,坐擁十里金沙灘,海水清澈。不同于一些熱門的海濱旅游區,這里海岸線漫長,夏季涼爽宜人,也不擁擠嘈雜,是MICE會議活動的絕佳舉辦地。此外,會展中心位于八角灣新城的核心地帶,便捷的交通、完善的物流、多樣化的酒店、多處商業綜合體以及完善的金融機構為會展中心提供了便利的配套服務。正在建設的八角灣會展廣場,也是八角灣國家海岸公園的重要地標,將與會展中心共同打造成煙臺城市水岸的嶄新名片。
餐飲是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的一大亮點。煙臺是魯菜發源地,盛產海鮮,經當地廚師的妙手烹制,都可成為精鮮味美之佳肴。會展中心有一支專業的餐飲團隊,聘請了專業魯菜大廚精心烹制魯菜美食。會展中心配備2500平方米的配套廚房可為參展商、會議等人員提供多種形式的美食享受。一邊欣賞美麗的海景一邊品嘗鮮美魯菜海鮮,豈不快哉!
在疫情常態化的今天我們面臨著展會活動舉辦——延期——舉辦這樣的周期循環,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專業的大型展會活動舉辦還比較困難,因此我們暫時把營銷方向從承接專業展會暫時轉向本地本區域的會議活動,利用會展中心多個會議室和展館的優勢,可承接各類會議、宴會、論壇講座、企業年會等大型室內活動。我們有1800平方米宴會廳和4000平方米無柱多功能廳,可滿足各類會議、婚禮、年會活動的舉辦。此外,雖然展會延期,但我們的思想不松懈、不放松,利用十月份這段時間進行內訓“鍍金”,分別制定了主會場分會場布置、自助餐場地布置、服務員禮儀培訓、餐飲菜單制定、車輛的行駛路線以及停放位置、各區域的防疫消殺、安保演練、制定應急預案以及會前搭建的一站式服務等相關培訓演練。會展中心各個部門員工在自己專業的基礎上更加精益求精,為以后各大會展活動的順利舉行保駕護航。
“仙境海岸、鮮美煙臺”,這是煙臺的城市宣傳口號,也是對煙臺這座城市比較精準的定位,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也從中悟出了真諦,找尋自身特色并準確定位,希望依靠場館特色、環境優勢、舌尖美味在后疫情時期走出一條具有八角灣特色的中小型場館之路。
會展與產業相互促進雙向奔赴
會展中心持續良好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的配套服務和經濟產業的良好基礎,煙臺開發區(黃渤海新區)具有產業集聚的優勢,未來的發展必定是會展和產業加速融合和相互促進。
首先,會展必須依托場館硬件設施和交通、物流、酒店、通信、金融等配套服務才具備舉辦的條件,一般來講,具備了這樣的條件,也只是處于會展的初級階段,對一些二三線城市處于初級階段的中小會展場館來說,每年舉辦寥寥可數幾場具有地方產業或產品特色的展會以外,其他就只能舉辦一些僅限于本地市民參與的消費展會,根本就無法發揮會展真正的帶動效應和集聚效應。其次,會展必須結合產業充分挖掘地方和區域產業優勢和特色,將會展向縱深發展并將會展本身做成一個產業,使會展和產業相互促進發展。
山東是我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而煙臺也是山東的工業強市,與青島、濟南一起組成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工業門類齊全、優勢產業明顯、發展動能強勁,這些都是支持起煙臺做大做深產業會展的優質資源和可靠動力。
煙臺不僅在傳統的機械制造、電子信息、化工材料等產業上有突出的優勢,在海洋經濟、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方面也持續發力,并且培育出綠色石化、有色及貴金屬、高端裝備、電子信息4個千億級集群和汽車、食品精深加工、生物醫藥、清潔能源4個百億級產業集群。除了工業優勢明顯,煙臺的農業也特色鮮明,棲霞的蘋果、福山的大櫻桃都是煙臺的名片,煙臺也是利用這些優勢產業沉淀了一些品牌展會,如核電展、葡萄酒博覽會、蘋果節、果蔬會、苗木展……
接下來我們還將圍繞煙臺和開發區的優勢產業,加大宣傳力度并積極外拓展會,協同相關職能部門研究產業會展,對接優質會展項目,走出去、請進來,使得會展與產業相互促進雙向發展。
信心很重要,行動很關鍵。
煙臺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外部優勢具有環境優美、政府扶持力度大、依托產業優勢齊全等特點,內部優勢具有硬件設施完善、場館智慧安全便捷化、服務團隊專業等特點。因此我們應該樹立信心,相信疫情終會結束,會展也會重回正常軌道,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現在就行動起來,做好謀劃,一起見證美好未來。
屆時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歡迎會展業同仁都來煙臺看一看,來黃渤海新區走一走,吹吹柔和的海風,嘗嘗煙臺的美食,幸會鮮美煙臺,共展產業未來。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