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偉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進學解》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業的從業人員自然也是最具有發言權的群體,專業的活動將是提升整個產業鏈重要的一份子,這次讓筆者更加大開眼界的是:一場專業的論壇因為娛樂元素而走紅,從策劃到連續舉辦三屆,這場論壇一直在大膽前行,與合作伙伴一起創造一些不同凡響。
請您停留一些時間,看看我從第三屆“中國會展場館運營管理論壇”上學到了什么驚艷的經驗!
論壇現場
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出報道,確實是在消化中,不僅僅是論壇的內容,還有活動的現場照片直播。當然,大家需要知道“第三屆中國會展場館運營管理論壇”和以往論壇的相關情況,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會展BEN”的報道“這下好了,這論壇下屆誰敢接?蘇州金雞湖國際會議中心不給人留后路啊”,還有微信公眾號“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服務號”的報道“與君會面,來噻!第三屆中國會展場館運營管理論壇盛大舉辦!”,主辦方+戰略合作方的聯手報道,想必可以給您呈現出這場論壇的盛事。
與這兩篇不同,我雖然未到現場,但滿耳朵、滿眼睛已經不夠用,聽到、看到的非常值得提供給大家參考和學習,同時本人也一起學習。
優點1:精準與品質共行的論壇
從參會群體來看,要求非常精細——會展場館從業人員,以及相關人員,定位的精準是有利于嘉賓的邀請和參會代表的邀請;規模上來看,論壇是精品論壇,人員控制的相對精準,在會場很難看到有亂七八糟發放傳單的“不速之客”,在場面上做到了專業。
在前兩屆的基礎上,我認為論壇已經開始展現出其獨特的生命力(吸金力),論壇開始前半個月,曾有幸與主辦方主理人許老板(許鋒總)微聊,雖然他非常謙虛的表示論壇太難了,但是隱隱約約感受到了他的大膽和堅定,在當前的背景下,沒有那么多經費來源和贊助的情況下,足足堅持了三年呢,我相信,許老板和他的合作伙伴肯定看到了共同認定的一些小目標,一定是的!
專業的論壇就應該給專業的人參與
而且還有一個亮點在于:論壇期間設置了一對一洽談,精品論壇除了干貨內容之外,還安排了業務對接,我猜,這場論壇的終極目標并不是想做論壇,洽談交易也許是其真正的“殺手锏”。許老板悄悄的跟我說,許多參會代表都說洽談時間不夠,希望下次再延長一點……以交易和內容驅動論壇,這論壇到底要做什么?靜靜的觀察中……
優點2:內容貼近實戰和熱點
論壇的內容是值得再次回味的!
雖然本人遺憾未親臨現場,但是知道日后的“會展BEN”會把有價值的內容POU出來的(許老板加油)!從日程里不難發現,本次論壇主要集中在場館銷售與運營,場館收益和場館管理三大方面,并且從嘉賓的演講題目上就看出來,無限貼近實戰,因為都是名詞、動詞和疑問句組成,引人入勝,也靠諸多問號“鎖住”關注和流量。
話說通過現場參會的同事反饋,內容不僅專業、明了,而且是與當前會展場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相關,比如場館運營成本和收益問題,場館內搭建的安全問題,如何面對客戶的服務問題,以及會議和展覽項目在選擇場館方面的側重點等等,內容務實,不拖泥帶水,易懂卻又發人深思,我覺得這是論壇在內容上的成功。
優點3:形式不拘泥且未超前
參與過會展BEN主辦活動的朋友應該會有個非常特別的感受:新!但這種新又不是讓你大呼意外或者驚掉下巴式的突襲創意,而是意料之中的小驚喜,存在于身邊,與每個人相關。從會議的策劃角度來看,確實遵循了以人為中心的理念,把每一個參會的人都當做是普通的人,讓他們的五官感受,甚至皮膚的感受都真真切切。
從行業從業者的角度來看,創新是一件難又簡單的事情:難是因為容易陷入到常規思考的圈子,簡單是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時候跨界之后的簡單平移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境況。
我看照片和報道中提到的“食”,蘇州是美食遍布的城市,也具有獨特的蘇式韻味,現場呈現的特色餐飲,比如“管中窺豹”一般的松鼠桂魚,讓定制的商務簡餐流“味”忘返,美不勝收——這就是關注了每個人對美食的需求:美味、美觀、美艷(美顏)、美好,翻譯過來就是:好吃好看,還能拍照留念,下次還想再吃一次——中國會議產業大會一定要學習到精髓,也要創造一次“四美”的餐飲體驗。
《會議》雜志代表積極參加論壇
優點4:與硬核合作商的群策群力
合作,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詞語,真正落到實處的時候,才會知道其背后蘊含的縝密邏輯與運作過程。
定制化商務午餐是一場完美體驗
不得不說,目前可以發掘的感官創意,比如令人大口朵頤的商務午餐,令人心馳神往的蘇州評彈,令人愛不釋手的蘇式茶點,令人滿心歡喜的“小玩意兒”……都出自蘇州國際博覽中心的團隊之手(我想鋒哥也出謀劃策了不少,甚至還會有些“變態”的要求)。
一個非常優秀的合作伙伴異常重要,要獲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事半功倍,那么強有力的硬核合作伙伴才是最佳選擇。我確定的是,假如本次論壇上除了內容之外,就算是所有餐飲、演出和布置方面的創意都來自于鋒哥(我想應該不全是),那么沒有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這樣的精品合作伙伴,我想很難到達現在呈現出來的效果(也可能不及六成)。
這里必須再次“安利”一下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這次論壇期間,很多參會代表不僅體驗了舌尖上的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還切身感受到了蘇式文化的韻味。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均由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傾力出品——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托蘇文投集團旗下多業態、多資源等多重優勢,以蘇式精致會展服務為品牌,通過“會展+”為媒介,打造完美的定制化會展服務解決方案,真正實現從“舉辦地”到“目的地”的升級。
唐伯虎與茶的相遇,松鼠桂魚與旗袍咖啡的搭配、中國傳統色與紋樣的交融、晚宴與聲聲慢、茉莉花的相融——會展與文化的美妙融合,讓更多會展人有了不一樣的認知和體驗。自此之后,誰還會說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只是一座冷冰冰的場館呢?
無限創意背后就是專業的付出
此外,蘇州國際博覽中心的諸多嘉賓分享自己的專業觀點和案例,也為本次論壇拋磚引玉,提供了富有特點的專業內容,不得不說,這次的論壇選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真的是賺到了!
后記
用新潮思維撬動會展場館經營與管理——這是我對這次論壇的直接感受?!爸袊鴷箞鲳^運營管理論壇”,似乎成為了一個讓新潮思維進入到會展場館經營管理者的支點,也許到時候被撬起來的就是整個MICE行業。
一次論壇不能掀起太大的波瀾,可是每次巨變到來都是來自于蝴蝶效應式不起眼的一次翅膀揮動。完美參會體驗的背后邏輯,應該是尊重每一位參會者,用心做內容,用意做形式,用合作打破不對稱的隔閡。優秀的活動策劃、組織和執行值得每一個MICE從業者學習,你,我,TA都不例外。
我想,第十六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可以學習到一些“真”經驗了!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