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视频观看无毒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6080理伦片午夜少妇|国产精品69xxx|91香蕉视频免费看

會展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的探索與實踐

分享

以“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教學案例為例
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 袁高明

在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的使命不僅僅是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隨著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專業課程是培養專業人才的主要途徑,如何將思政理念融入專業課程,使之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是當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的探索與實踐,以“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教學案例為例,旨在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這就要求我們在專業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緊跟時代步伐與國家發展戰略需要,將思政理念融入到專業課程中,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115期未轉曲.jpg

關鍵詞:思政 融入 素質

一、會展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的必要性

會展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導向和社會的價值觀引領,而這些都與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關。因此,會展專業的思政教育不僅是培養學生成為專業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塑造全面發展的會展人才的必要條件。會展專業是一門涉及現代服務、社會經濟、管理、藝術、文化等多個領域的交叉學科,探討如何通過會議、展覽會、節慶活動、體育賽事和演出活動等會展活動,開展富有成效的思政教育;其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會展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對會展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廣交會”教學案例為例,在多年的教學中,講到“廣交會”的案例時,很多學生只理解“廣交會”為是一個普通的商業營銷活動宣傳活動而已,沒有從“廣交會”出現的歷史背景去研究,不能理解“廣交會”為什么是突破了西方列強對新中國封鎖的重要政治意義,同時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參與并見證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典范。在講到101屆“廣交會”名稱的改更雖然只是加了一個“進”字,進口展區的設立預示中國經濟發展迎來一次華麗轉身,經濟實力實現質的飛躍。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專業知識的傳授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通過思政教育,讓學生認知會展產業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力和深遠意義,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在追求個人發展的同時,提升政治素質,高質量專業人才才能更好服務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

二、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的理論依據

1. 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新時代我國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會展專業課程作為職業教育培養會展人才的主要途徑,必須將立德樹人作為首要任務,將思政理念融入專業課程,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2. 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是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會展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有助于實現馬克思主義關于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全體人民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會展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從事會展行業工作中有明確的奮斗方向與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115期未轉曲.jpg

三、會展專業的思政要素

1.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對于會展專業的學生來說,愛國主義教育是他們堅定理想信念,服務國家和人民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習“廣交會”教學案例,更好了解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了解國家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國家戰略布局和戰略發展需求,從而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引導人們行為的重要準則。對于會展專業的學生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習“廣交會”教學案例,更深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會的價值取向,從而在會展活動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會,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3.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規范,是保證職業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保障。對于會展專業的學生來說,職業道德教育是他們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提高職業能力和素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習“廣交會”教學案例,幫助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職業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在會展工作中始終堅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服務客戶,推動行業發展。

115期未轉曲.jpg

四、會展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路徑與教育方法

1.課程內容柔風細雨地融入

在會展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中,可以融入一些與思政教育相關的主題,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接受思政教育。例如在“廣交會”教學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案例,挖掘案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廣交會”在新中國氣吞山河的歷史進程中,為突破經濟封鎖支援國家建設、發展對外貿易擴大對外開放、建成貿易大國和建設經貿強國都發揮了巨大作用。通過行業案例挖掘也思政元素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廣交會”簡稱的來歷,是周恩來總理解決展覽會名稱過長起的簡稱其意思一是在廣州舉辦的交易會,二是廣交朋友。在會展專業課程通過案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討論,從而深化思政教育的內涵,如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商業的道德規范、環保的公民意識等。通過案例分析,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思政教育的內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

2.教學方法多層次立體融入

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學、討論教學等方式,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思考社會問題,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廣交會”教學案例中,提出:新中國遭遇西方列強的圍剿是怎樣應對的?廣州是如何舉辦“廣交會”?“廣交會”是怎樣撕開了西方國家對我國"經濟封鎖""貿易禁運"的口子,具有什么重大的政治和經濟意義?從“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到“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不同之處說明什么?現在的“廣交會”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怎樣的作用?等等的這些問題,學生分組尋找資料了解歷史,通過關心身邊事了解社會,通過各種數據信息的分析分享,教師講評,交流學習心得,使學生深入理解思政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和價值,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政素質。又例如,會展策劃課程中,學生需要學習如何制定合理的策劃方案,這既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也需要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會展管理課程中,學生需要學習如何協調各方資源,這既需要具備組織協調能力,也需要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會展營銷課程中,學生需要學習如何進行有效的市場推廣,這既需要具備創新思維,也需要具備良好的商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3.專業實踐活動漸進融入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方面,利用了廣交會會址都在廣州的條件,創設一年級專業認知實踐活動“走進廣交會會址場館”,通過組織學生系統地實地走訪各歷史時期的場館看廣交會的變遷以及所處地理位置以及相關的歷史背景,從展館規模面積的變化,地理位置與廣州市區的變化,旅游業酒店業的變化,到整改中國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變化,與之同行的還有國際環境的變化。

1957年第1屆廣交會租用中蘇友好大廈舉行,展出面積9600平方米,第1-2屆廣交會在此舉行;

1958年,第3屆廣交會在僑光路2號中國出口商品陳列館舉行,展館使用面積1.3萬平方米,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為陳列館題寫館名,第3-5屆廣交會在此舉行;

1959年第6屆廣交會在廣州起義路1號中國出口商品陳列館舉行,展館使用面積3.45萬平方米,第 6-34屆廣交會在此舉行;

1974年第35屆廣交會在流花路117號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行,"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為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手書,經過多次擴建,展館最終建筑面積達17萬平方米。第35-103屆廣交會在此舉行(其中第 94-103 屆與琶洲的廣交會展館同時舉辦);

2008年9月,第104屆廣交會整體搬遷至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行,現展廳總面積51萬平方米,成為世界第一大展覽館。2023年一屆三期“廣交會”四個展館總出展面積達155萬平方米。

參觀“廣交會”各歷史時期館址和琶洲展館及廣交會史料館,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廣州城區的變化,了解當時中國經濟發展狀況,感知“廣交會”與中國經濟發展同步社會意義。通過理論學習,共享交流,親身走訪等多種形式全面學習。二年級參與每年春秋兩季的廣交會跟崗實習,展期的現場服務管理工作,會務服務、社會服務、公益活動相關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社會實踐,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三年級頂崗實習,經過幾度實習,對企業有了很好的了解,能深度融入企業崗位工作,專業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時政治素質也得到快速提升。通過專業實踐活動漸進融入,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專業能力不斷加強,同時不斷積累思政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政素質。

115期未轉曲.jpg

五、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的實踐探索

1. 教材與教學資源庫內涵建設。

教材是教學的基本工具,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教學資源庫是豐富和延伸教材教學內涵重要資源基礎。在教材建設中,要將思政理念融入專業課程,使之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學資源庫建設中注重在行業中的資料收集和重要官方媒介資料收集,例如在廣交會服務部管理學生實習工作時看到一份內部刊物有一篇關于“廣交會展館變遷”的回顧文章,特意征詢取得該刊物,在中央電視臺《經典美術作品中的黨史-廣交會》,學習強國平臺的學習資料等。具體做法包括:編寫具有鮮明思政特色的教材,不斷補充相關素材資料,將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有機結合;注重教材內容的時代性,及時反映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熱點問題。

2. 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在教學方法改革中,要將思政理念融入專業課程,使之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具體做法包括:采用情境教學法,將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采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采用實踐教學法,強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實踐活動來獲取知識和技能,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還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3. 教師隊伍思政建設。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傳承文化的重要力量。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要將思政理念融入專業課程,使之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具體做法包括:加強教師的思政教育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政教育水平;加強專業教師教學改革研究,深挖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專業課程跨界融入思政理念的有效途徑。

六、會展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的實踐與效果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積極探索會展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的路徑,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效果。首先,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提高,他們不僅關注自身的發展,也關注社會的發展,愿意為社會做出貢獻。其次,參觀廣交會實踐活動即使專業學習也是一次活生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了提高,他們能夠理解和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后,隨著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對國際事務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國的會展活動越來越頻密,要求專業人才的政治素質也不斷提升;學生的政治素質得到了提高,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具備良好的社會素質,獲得更多專業發展的機會,更堅定了走專業發展的道路。例如,參與第130屆“廣交會”服務工作的學生出色完成任務,得到了“廣交會”的肯定與表揚;后續也參與多項重要的會展活動,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更好提升。

115期未轉曲.jpg

七、結論

會展專業課程融入思政理念,是新時代職業教育的重要任務。隨著會展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會展教育的深入進行,會展專業中的思政教育將呈現出更加豐富多樣的形式。會展專業中的思政教育,需要緊密結合會議、展覽會、節慶活動、體育賽事和演出活動等各類型的會展活動,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我們應繼續探索將思政教育與會展專業學習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創設更多思政的教學情境,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實踐活動的融入,我們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素質,為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115期未轉曲.jpg

總之,會展專業中的思政教育是一項重要而富有挑戰性的任務。通過會議、展覽會、節慶活動、體育賽事和演出活動等會展活動的教學,我們可以有效地結合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專業教學中,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對社會的認知,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專業素質,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積極貢獻。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應繼續探索和實踐,為會展專業中的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內涵。同時,我們也應加強教師隊伍思政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政教育能力,以更好地完成這一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會展概論》作者:羅秋菊 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535594   2020年04月

2.《會展概論》作者:高峻   重慶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8913799   2019年04月?

3.《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志2023年6月1

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中共中央宣傳部ISBN978-7-5147-0854-7 2018年5月出版

5.《學習強國》信息報道

6.《中國一帶一路網》信息報道

返回 頂部
微信公眾號:會獎CMIC
只為美好會獎世界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