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EIC是Event Industry Council的簡稱(中文譯為“美國活動行業委員會”或“美國活動行業理事會”)。作為全球商務活動行業在倡導、研究、專業認可和標準制定方面的代表,近期發布了《2025 年未來格局報告》(The Futures Landscape Report 2025),報告的副標題是“Understanding the issues most likely to shape the global business events industry”,本報告深入剖析了2025年全球商業活動行業的發展態勢,旨在剖析未來可能影響全球商務活動行業發展的12大關鍵因素,為行業從業者、組織及利益相關者提供前瞻性的洞察與決策依據,助力其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創新變革。
調研背景
◆ 報告發起方:由活動行業委員會(EIC)發起,在獎勵旅游精英協會(SITE)基金會、專注商務活動的咨詢公司 GainingEdge, 以及全球領先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的支持下開展研究。
◆ 調研目的:幫助商務活動專業人士和組織理解影響行業的宏觀力量和相關趨勢,為行業應對未來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使行業能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提前規劃、積極適應,確保行業在全球經濟與社會格局變遷中保持活力與競爭力。
◆ 調研意義:在全球政治局勢緊張、氣候危機頻發、人道主義緊急情況等多重挑戰背景下,商業活動作為解決世界難題、推動經濟影響與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需要深刻洞察行業發展動態,以適應并引領變革,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 調研方法:通過一系列工作坊、全球調查、行業專家見解以及研究伙伴的專業分析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廣泛收集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業務領域的行業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和數據,確保調研結果的全面性、代表性和權威性。調研對象涵蓋了EIC的60多個協會成員和企業成員,以及來自美國、加拿大、拉丁美洲、歐洲、非洲、中東、亞洲和大洋洲等全球各地的活動行業從業者,包括商業服務、醫療保健、食品飲料和教育等多個領域。
主要發現/主要觀點
◆ 12大關鍵因素:確定了影響行業未來的 12 個關鍵因素(變量),包括可及性、倡導、商業模式、氣候風險、多元化與包容性(DEI)、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基礎設施、流動性、風險與安全、人才與勞動力發展、技術和福祉。多數行業專業人士認為這些主題對行業未來影響重大。這些主題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共同塑造著商業活動行業的未來。
◆ 行業影響評估:絕大多數行業專業人士認為這12個主題對行業未來發展具有非常重要或極其重要的影響,其中在可及性方面,67%的EIC研究受訪者認為其對活動行業未來非常重要或極其重要;在倡導方面,61%的受訪者持同樣觀點;對于氣候風險,65%的受訪者認為其對行業未來影響重大。
◆ 行業挑戰與機遇:行業雖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但面臨諸多挑戰。如在可及性優化與成本控制之間的平衡難題、行業倡導聲音的分散與協調困境、氣候風險應對與可持續發展壓力、人才短缺與代際差異、技術應用與人類元素保留的矛盾等,同時也蘊含著巨大機遇,例如通過拓展受眾群體、強化風險韌性規劃、投資人力資本與行業長遠發展、推動技術創新與效率提升等途徑實現增長與變革。
報告建議
◆ 積極面對變化:組織具備未來應變能力的重要性。在如今快節奏、不斷演變且聯系愈發緊密的世界中,組織不能再將未來應變能力視為可有可無的特質,而是需要預測變化并做好準備。研究表明那些為未來做好準備的公司表現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它們的盈利能力比平均水平高 33%,增長率比平均水平高 200%。
◆ 強化行業協作與統一聲音:行業各方應加強協調與合作,形成統一的倡導聲音,以增強行業在面對外部挑戰時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共同推動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政策、基礎設施建設等。
◆ 平衡可及性與成本:在提升活動可及性方面,組織者需在預算允許范圍內盡可能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同時探索創新解決方案,如利用數字技術提供虛擬或混合活動體驗,以擴大受眾參與度并降低成本。
◆ 積極應對氣候風險:將可持續發展實踐融入活動策劃的各個環節,包括場地選擇、供應鏈管理、碳足跡減少等,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并滿足日益嚴格的ESG要求。
◆ 注重人才發展與福祉:關注員工福祉,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合理的期望設定以及更好的健康福利,同時加強人才培訓與技能提升,以應對行業內的快速技術變革和代際差異挑戰,確保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
◆ 合理運用技術:在積極擁抱技術進步的同時,保持對人類元素的關注,確保技術應用不損害活動的人性化和個性化體驗,并建立健全的數據安全和風險管理機制。
未來趨勢
◆ 行業融合與創新:隨著物理、混合和虛擬活動界限的逐漸模糊,新的商業模式將不斷涌現,行業將更加注重個性化、數據驅動的決策以及參會者體驗的優化,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參與者期望。
◆ 可持續發展深化: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活動策劃的核心考量因素,從場地選擇、廢棄物管理到碳足跡最小化和供應商選擇等各個方面,都將進一步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同時對可持續發展演講者、會議和網絡的需求也將增加。
◆ 技術與人類元素協同發展:盡管技術在活動行業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但人類元素的價值將被重新審視和強調,活動策劃者需在技術應用中保持對人類偏見的捕捉和糾正,確?;顒釉O計的包容性,并通過技術增強而非取代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 區域差異化發展: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態度和市場環境存在差異,這將促使行業在不同地區采取差異化的策略和重點,以更好地適應當地市場需求和文化特點,例如在ESG認知與實踐、氣候風險關注程度、技術接受度等方面。
◆ 宏觀力量驅動變革:經濟再分配、技術變革、健康財富觀念轉變、人口波動、政治極化、韌性需求以及雇主-員工權力轉移等宏觀力量,將持續影響著活動行業的12個關鍵主題,并推動行業在組織管理、戰略規劃、社會責任履行等多方面進行深刻變革。
結論和啟示
◆ 行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商業活動行業不僅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促進社會交流、推動創新與變革的關鍵平臺,其發展狀況和未來走向對全球經濟和社會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 適應與引領變革的必要性:在快速變化的全球環境中,活動行業必須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靈活的適應能力,積極應對各種挑戰,抓住新興機遇,通過不斷的創新和變革來維持其活力和競爭力,為參會者、組織者、員工以及整個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 多方協作與共同發展的價值:報告強調了行業各方協作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協會、企業、從業者、政府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推動行業朝著更加可持續、包容、創新和有韌性的方向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總結
《EIC Futures Landscape Study 2025》為活動行業提供了一份全面而深入的未來圖景,通過對12個關鍵主題的剖析和行業現狀的洞察,揭示了行業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環境中所面臨的復雜形勢。行業各方應以此為指引,加強協作、積極創新、注重可持續發展和人才培育,以更好地應對未來變化,實現長期穩定發展,并在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來源:會展數字化)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