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著力打造“國際會展之都”的四川成都,將迎來全國首個集設計、研發、制作、培訓于一體的數智博覽產業園落地。15日,在由成都市金堂縣人民政府、成都市淮州新城管委會主辦的2019年金堂縣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金堂縣人民政府與新華網四川有限公司、四川數智博覽實業集團簽署合作協議,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建設“中國數智博覽產業園”項目。
該項目旨在創新會展經濟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場景、新模式,構建具有示范引領效應的會展新經濟生態圈,為成都“國際會展之都”建設打造堅實的產業支點和“會客廳”,逐步形成帶動全國輻射全球的會展經濟發展新引擎。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
新華網曹鵬 攝
2019年金堂縣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現場,中國數智博覽產業園等項目集中簽約落戶金堂。
新業態 會展經濟生態圈堅實產業支點促發新業態
近年來,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展覽業市場規模已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會展經濟也被認為是新興的朝陽產業,不僅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還可以帶動交通、旅游、餐飲、住宿、通信、廣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隨著智能制造、大數據、5G等新技術新應用的快速發展和廣泛運用,會展產業上下游也將迎來會展新經濟轉型的戰略機遇。 新華網四川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大偉表示,新華網將發揮數字視覺、數字文創、傳播平臺的優勢,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數智博覽產業園的建設,構建會展經濟生態圈,重塑會展產業價值鏈,打造會展經濟新場景,并最終形成堅實的博覽會展產業新支點。 一方面,產業園以集中的物理空間,廣泛招引和培育創意設計、展覽策劃、智能制造、新材料運用、綠色展臺搭建、高端組展與服務、會展培訓教育、共享式倉儲與物流等會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機構聚集,形成產業的新經濟業態集群,產生行業的“虹吸效應”;另一方面,產業園還將打造“互聯網+會展”的線上數字博覽產業平臺,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行業賦能,增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能力。 據悉,這也是全國首個集設計、研發、制作、培訓于一體的數智博覽文創產業園。
新形象 博覽會展業“國際會客廳”提升“會展之都”新形象
“國際會展之都”建設是成都正在進行的“三城三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共金堂縣委書記、成都淮州新城黨工委書記辜學斌表示,建成投運后的中國數智博覽產業園將成為國際會展之都的“會客廳”。 近年來,成都會展業高速發展。2018年,成都共舉辦重大展會活動689個,實現展出面積1027萬平方米,首次突破千萬平方米;會展總收入1092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參展參會人數達1.066億人次,首次突破1億人次。 根據《成都市建設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成都將實現年舉辦重大會展活動1000場,展出面積1100萬平方米,會展業總收入達1530億元,國際會展之都雛形初現。并力爭到2030年建成“一帶一路”會展門戶城市以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會展之都。 “無論是創意設計、展覽策劃,還是高端組展服務、展臺搭建,產業園完備的生態圈體系,將成為行業引才引人、引資引智的平臺,成為國際會展之都的‘會客廳’。”辜學斌說道。
新動能 高質量發展樣本搶抓會展新經濟機遇
在構建會展新經濟生態圈的過程中,中國數智博覽文創產業園通過產業集聚、價值鏈重塑,還將在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和資源配置、提升區域競爭優勢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四川數智博覽實業集團負責人歐陽喬表示,產業園的規劃建設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和模式創新。通過產業園平臺的賦能,會展行業將實現從傳統模式下的分散放養、各自為陣和低層次競爭狀態,向高質量、集約化、信息化的新經濟業態轉化,實現產業鏈價值的重塑和新舊動能的轉換。 中國數智博覽產業園所在地成都金堂,是成都重塑城市空間地理和經濟地理、實施“東進”戰略的核心承載地,也是未來成都東部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數智博覽產業園的新經濟業態模式,在降成本、提質量、樹形象方面,將實質性地助力金堂建設多功能城市會客廳、助力成都國際會展之都建設,并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形成一個會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樣本。(來源 新華網)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