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以“對接北京高端產業,共享灣區發展機遇”為主題的京佛(南海)高端產業對接大會在北京召開,90多家北京企業、行業協會及機構的代表以及南海區的有關代表等共200多人參加了對接會,涉及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大數據云計算、文化創意等廣泛領域。
“北京與南海有很強的產業互補性,此次對接將創造出南海與北京企業的共贏局面。”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說。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馮春萍認為,通過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借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南海可以打造一批新興產業。
活動由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跨區域產業協作中心協辦,佛山市南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共同承辦。
多家路演企業關注南海“高性價比”
“南海區產業基礎雄厚,擁有一線城市的優質商務配套,又可享受較低的產業配套綜合成本,性價比高;同時,南海制造業轉型升級對現代服務業需求巨大,是北京產業、人才、項目外溢的理想之地,也是北京大型企業、研發機構布局珠三角的重要節點。”在對接會現場,南海區委常委伍志強向在場的北京企業作了投資環境的推介,引起了不少企業家的興趣。
“我們公司之前主要在京津冀發展,這兩年開始在華南地區發力,相比于廣州、深圳,佛山在信息產業方面反而是洼地。”一家知名軟件公司負責人在會上表示,南海鄰近廣州,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制造業發達,在信息化時代,制造業也是離不開信息化的。上述負責人說,目前他們已經跟菱王電梯、志高空調等佛山企業有接觸,希望通過合作,能降低企業的運營和維護成本。
“我們主要做科技型載體投資,在環保、新能源、文化創意等產業都有涉足,目前在全國與900多家企業有合作。”北京某投資集團的現場負責人說,目前已經與南海丹灶鎮有初步接觸,接下來會進一步對接。
在近20個項目路演完畢后,仍有十余個項目希望獲得路演機會。“想不到北京企業對南海這么熱情踴躍,這從中也可以看出很多企業的確對到華南、到南海投資非常有興趣。”北京跨區域產業協作中心負責人房曉說。
“很感動也很感謝,從企業家的路演材料來看,他們都對南海充滿感情和熱情,路演材料做了充分準備,了解南海基本情況。”顧耀輝表示,接下來南海將把全部路演企業詳細了解后再深入溝通。
為北京優質項目提供便捷通道
“這次邀請來的企業涉及的類別包括醫療康養、旅游、文化、大數據云計算、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等,這次對接會的背景雖然是北京產業疏解,但是我們引進給南海的并不是落后產能而是高精尖技術企業。”對接會承辦單位之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這些企業與佛山產能和佛山齊全配套還有大灣區核心區地緣優勢和未來發展動能進行一個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實現協同發展。
近來年,南海搶抓廣佛同城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大力布局電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金融、文旅等領域,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引進一汽大眾、長江新能源汽車、華為、阿里、宋城演藝、匯豐環球營運中心等一大批高端產業項目。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海的地緣優勢非常明顯。”顧耀輝說,未來從廣州南站出發,僅需48分鐘就可以到達香港。而隨著珠三角新干線機場的建設,南海將成為坐擁3個機場、4個高鐵站資源的樞紐地區,區位優勢非常突出。
另外,北京總部經濟高度發達,金融業、文創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領先,存在巨大的外溢要求,特別是隨著“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的推進,大批產業項目存在外遷需求。
在此背景下,南海希望通過引入北京高端產業企業,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從而加速推動南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為主動承接北京的高端產業項目,去年9月,南海在北京設立了招商引資代表處,同時還與北京知名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為北京優質項目和優秀人才進駐南海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在此之前,南海已經在上海設立駐滬投資促進代表處,此后設立了南海駐深圳投資促進代表處和南海駐北京投資促進代表處。“在上海設立招商網點后,對日招商成效顯著提升,目前南海日資企業已經達到102家,去年一年就新增了10家日資企業,這些企業在南海發展得非常好,增資擴產的意愿非常強烈。”顧耀輝說。
引進新興產業提升傳統產業
“目前南海已經出臺了系列政策,產業扶持力度空前加大,涉及到產業、人才、文化等方面,接下來會進一步優化營商環節,為北京企業來南海投資提供最好的服務、創造最好的條件。”顧耀輝說,希望借助此次推介會,一方面可以為南海引進新興產業,包括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文創等新產業;另一方面則是幫助現有產業進行轉型升級,通過引進金融服務、研發、設計、貿易服務等相關生產型服務產業,從而助推南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南海抓住機遇,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于2016年8月提出建設全球創客新都市的目標,致力于打造創業型門戶城市、創新型產業高地、創客型人才樞紐和創意型文化之都,獲得各方資本的廣泛認可。據了解,2017年,南海區共引進投資額超億元項目128個,計劃投資額超億元,發展潛力巨大。
為更好吸引企業落地南海,自2017年以來,結合具體新興產業,南海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產業扶持力度空前加大。例如,針對新落戶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投產前3年最高按企業對南海區地方財政貢獻的100%進行獎勵。此外,還配套了政府扶持基金,預計今年扶持企業融資相關金額將突破60億元。除行業產業的普適政策外,針對特定的優質企業,采用一企一策。
在人才方面,南海區創新性地把人才認定的標準交給企業。“企業認可的人才,政府就給予扶持獎勵,讓人才在南海安居樂業。”從今年起,南海區級財政資金每年投入人才專項資金不少于7億元,人才團隊扶持提高到最高5000萬元,人才安家補貼從最高100萬元提高到800萬元。
“除了優惠政策外,目前我們也在探索離岸孵化,鼓勵南海本土企業在外地甚至海外建立孵化器。”顧耀輝說,只要企業注冊地在南海,人才的個人所得稅在南海繳納,都可以享受到南海的人才政策。
【記者】李慧君 王雅博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