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務部舉行利用外資工作專題發布會。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通報了2019年1—10月全國外資工作情況。強調了我國連續兩屆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對于引進外資產生了明顯的溢出效應。
宗長青介紹,2019年1—10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總體平穩增長;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較快增長;長江經濟帶、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明顯增長;亞洲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大幅增長。
宗長青強調,我國連續兩屆成功舉辦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對于引進外資產生了明顯的溢出效應。參展的國家不僅推廣產品,還宣介當地投資環境;地方政府不僅組織采購產品、引進技術,還借助進口博覽會,舉辦各類招商引資活動;參展的外國企業將進博會作為深入了解中國市場、尋找在華投資機遇的重要平臺。例如,首屆進博會后,蘋果、迪卡儂、埃森哲、亨斯邁等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在中國設立了地區總部或研發中心。第二屆進博會期間,跨國藥企阿斯利康宣布將上海研發平臺升級為全球研發中心等。
宗長青說,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商務部圍繞“穩外資”工作要求,主要牽頭或協同推進了六方面工作:
一是著力完善外資法律體系。今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外商投資法》,明年1月1日實施。
二是著力推出穩外資政策措施。10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并已于近期公布。10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國發【2019】23號,簡稱國發23號文),并已于近期公布。
三是著力推進對外開放。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與2011年版相比,保留的限制措施減少近80%,同時全面清理負面清單以外的外資準入限制措施,確保開放措施落到實處。印發《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的批復》,啟動實施新一輪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的批復),啟動實施新一輪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四是著力引導外資投向。1-10月數據表明,鼓勵目錄對于外商投向高技術產業和中西部地區起到了較好的引導作用。
五是著力強化投資平臺功能。報請國務院批復在山東等6省區設立自貿試驗區,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印發各自貿試驗區和新片區總體方案。
六是著力提升投資促進水平。擴大投資促進國際“朋友圈”,開展中日、中韓、中奧(地利)等多雙邊投資促進活動等。
總體看,從年初審議通過《外商投資法》,到年中發布2張負面清單、1個鼓勵目錄,到前不久出臺國發23號文,今年我國在促進外商投資方面形成了“組合拳”,有力提振了外國投資者對華投資信心。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