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改變旅游業、會展活動業、娛樂業等很多行業。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會展活動做出適應性調整。
“疫后,行業肯定將恢復”,英國新黑色活動公司(The New Black Studio)董事麗貝卡·布雷南-布朗(Rebecca Brennan-Brown)認為,“但會展活動業將大大地不同于以往。”
下面為麗貝卡·布雷南-布朗的見解。
選擇了會展活動的策劃和組織這個行業,但目前又無事可做,讓我們魂不守舍。有太多的事情是我們無法預料的,但毫無疑問,這個行業一定會復蘇。
無論是在疫情前還是疫情后,參會參展客人的安全都是擺在第一位的。當我們在會展中心、酒店等場地舉辦活動時,場地方也必須調整并適應新需求。疫情發生后,很多因素發生了變化,因此,線下會展活動的設計、策劃和組織實施都要加以重新思考。
社交隔離措施將很可能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就意味著相比以前,現在需要更加重視評估活動的可行性和目的性。
我們花了大量時間跟客戶、供應商和同行進行溝通,匯總他們的想法,最后形成了《活動產業的前景》報告。以下是會展活動的設計策劃將要改變的15個方面。
1
對更大場地的強需求
High demand for bigger venues
加大物理間隔的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加大會展活動場地。我們預計對更大場地的需求將顯著增加,因為主辦方一定會采取措施盡可能地加大參會客人、參展客人之間的間隔距離。
2
取消劇院式座位
No theatre-style seating
我們公司不是很喜歡劇院式坐席安排,因為這容易讓參會者藏在人群中,無法讓參會者與他人互動。
Cabaret歌舞表演座位
相對來說, 歌舞表演式座位(cabaret,每張小圓桌通常坐4人)或U型擺臺更好一些,這兩種擺臺方式可“強迫”參會者與同桌、坐在前后的同行進行交流和互動,而且,參會者也容易坐得開一些。
3
無接觸式注冊簽到
No contact registration
注冊簽到臺是一個會展活動搭建里最主要的部分,但提供了大量接觸機會,比如說,客人到了簽到臺、拿到胸卡之前,已經有多人接觸了這個證件的表面。因此,需要考慮如何減少接觸。
客人在家里或家門口打印胸卡也許是個有效辦法,當然胸卡上要有識別碼。這同樣也適用于磁卡---讓客人自己打印用于掃描的識別碼。
4
展位之間的距離
Distance between exhibition booths
在展廳里,司空見慣的是展臺塞得滿滿當當,邊邊角角都是展臺。當然現在,這些展廳被用來臨時當做方艙醫院或食品倉庫。
當會展中心恢復營業時,我們要警惕可能的病毒,應把展位和展位之間、展位和展廳的墻/隔斷之間的距離放大一些。
5
無人展臺
Unmanned exhibition booths
主辦方要考慮控制展臺上的工作人員的數量。參展企業當然希望多派人手到展臺,但如果所有展臺都是無人值守的,會不會很有意思?這實際上鼓勵展商把注意力放在展會后跟客戶的跟進和互動上。
展會上少了小蜜蜂的騷擾、少了尷尬或者感覺不是被“賣給”展商了,這會讓觀眾舒服得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需求會不會占上風?
我們還需要聰明地思考如何保證觀眾/聽眾之間有足夠的互動,但同時人和人之間的身體接觸減少了。如何把展臺設計得奪人眼球、有創意將十分關鍵。
6
再見,圓桌擺臺
Goodbye round tables
很多主辦方在開會時喜歡把圓桌擺得很緊湊,1.5米直徑(5英尺)的圓桌坐10個人。實際上,10人坐在一張圓桌上有點兒擠,不過那是疫情爆發之前的事了。
可以考慮長條形桌子作為替代方案。標準的一個人的寬度是2英尺(約61厘米),不過從行業的實際做法來看,我們應把這個寬度至少翻一倍,即1.2米。一張標準的6英尺(1.8米)x 3英尺(0.9米)桌子,你可以安排5人坐在你左右、展開討論,同時滿足安全的間隔距離。
7
麥克風和APP
Microphones and mobile apps
在會議的問答環節,特別有儀式感的是話筒一路被人遞到那個提問者手里(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遞話筒!)。現在不行了,怎么辦?
會展活動的APP這時候好像可以大顯身手了。現在有非常多的APP應用,可以讓參會者用自己手機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直接向演講嘉賓提問,而不再用麥克。
8
消毒站
Sanitiser stations
從今往后,會展活動必備的就是消毒站了。謝天謝地,現在訂貨容易多了。
在我們看來,消毒站在酒店和會展中心將到處可見。
9
取餐臺的變化
Changes to catering stations
會展餐飲的常見形式就是自助餐,但問題是取餐的長柄勺、長柄叉,被那么多人觸摸,真的安全嗎?
打包餐盒是個很有實際意義的備選項。廚房制作的餐盒,可以大量減少接觸,而且衛生是有保證的。
10
咖啡和茶
Tea and coffee
大大小小的會議,都少不了咖啡臺和茶水臺。桌子上堆滿咖啡、茶杯、糖包、茶包,很可能也要變成過去時了。
一次性杯子比以前將用得更多,在現場服務的服務生要得到良好保護。
11
坐著聊
Seated networking
毫無疑問,人們來參會、參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社交聯誼,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可行的方法確保人們能夠安全地聊天。
又要保證合適的社交距離,又要保證喝酒聊天的氛圍,那坐下來或者類似的做法,快速進行社交聯誼,這是較為容易組織和控制的。
12
快速清潔消毒
Quick cleans
組織一個會議活動,必定少不了一個專業的音頻視頻技術人員(團隊)。那么,你現場執行團隊是不是一定得有個負責消毒清潔的專業人員?當一大群人離開展廳或會議室時,也許需要有一個人或一組人快速地對場地進行消毒清潔。
跟以前相比,對門把手、各種可接觸的表面和設備進行定時清潔消毒,更需要專業技巧和專業用品。
13
標識
Signage
對于一場成功的會展活動而言,標識、引導指示牌必不可少。除了展廳和會場里主辦方設置的固定引導標識,需要根據情況隨時增加足夠的人員舉牌引導觀眾和參會者,或使用電子指示牌。
14
人數減少
Decreased numbers
單場的會展人數減少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們必須注意到活動人數將急劇減少。人數更少,意味著被感染的風險更低。
15
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 factors
雖然新冠肺炎病毒的防范和控制是當務之急,但就我們所在的行業來說,過去多年的關切始終是舉辦環境友好型的活動,我們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
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我們應珍惜我們投入多年才取得的成果。只要有可能,我們就要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破壞。
現在科技發展很快,從可生物降解的刀叉到用廢棄塑料制成的U盤,我們比原來有更多的選項來組織環境友好型的展會。
來源: 會展BEN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