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39次會議全票通過的《廈門經濟特區會展業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結合廈門實際,促進會展業發展,規范會展業市場秩序,通過立法賦能,有力推動我市國際會展名城建設。
廈門市商務局副局長、廈門市會展局局長陳顥穎
今天我們邀請到廈門市商務局副局長、廈門市會展局局長陳顥穎先生做客政府網,解讀《廈門經濟特區會展業促進條例》的相關內容,并與網民在線交流。
《條例》的出臺背景
會展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國際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廈門是中國最早布局發展會展業的城市之一,發展環境和發展成效得到國內外會展業界的高度肯定和贊揚,多次榮獲“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中國十大會展城市”“中國最具創新力會展城市”“中國最佳會議目的地城市”等榮譽稱號。近年來,廈門市會展業迅猛發展,各類會議、展覽等活動的數量不斷增長,參會、參展人數逐年增加,“九八”投洽會、工博會、石材展等大型會展活動的國際國內影響力持續增強。
為更好的推動我市會展產業鏈做大做強,發揮會展活動的粘合催化作用,促進會展業與我市優勢產業、重點產業融合發展,突出地域特色,固化提升重大活動成熟經驗和機制,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領導下,我局圍繞會展業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市場化目標,大膽探索實踐,充分發揮我市“兩高”優勢,高標準建設“中國會展典范城市”“國際會展名城”,創制性地推出了《廈門經濟特區會展業促進條例》,對我市會展業優化營商環境、賦能行業發展、加強服務保障、建立人才培養體系、提升會展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規劃設計。
我市會展業近幾年的總體情況?
我市會展業近幾年的展覽市場平穩上升,會議市場活躍;每年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統計的國際會議舉辦城市國內排名均在前十行列。全市能承辦1000㎡以上展覽的室內場所有23處,面積達27.47萬㎡。130家能夠承接會議活動的飯店和會議中心擁有各種類型會議室928間,總面積達20.09萬㎡。常年開展會展業務的會展機構和企業有400多家,直接從業人員達1.6萬人,業務范圍涵蓋會展活動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已經成為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2020年基本情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會展業各項指標同比雖下降較大,但在全國率先一批復蘇,優于全國大部分會展城市。2020年4月份會展企業開始逐步復工,整體復蘇態勢明顯,6月份會展活動開始常態化舉辦,9月份逐步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2020年全年共舉辦展覽113場,面積117.89萬㎡,會議3289場,參會人數60.38萬人,實現經濟效益176.94億元。
2021年1-2月基本情況。舉辦展覽9場,同比增長80%,總展覽面積2.5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1.19%;舉辦會議225場,同比下降60.8%,參會人數4.28萬人,同比下降60.21%;經濟效益7.82億元,同比下降60.32%。
本次新出臺的《條例》主要有哪些內容呢?
《條例》共有5章41條,著眼于促進廈門會展業的整體發展,著力于產業賦能,著重突出服務保障和人才培養,充分發揮我市的“兩高”優勢,高標準建設“中國會展典范城市”“國際會展名城”。
第一章“總則”,共6條,主要界定了會展相關的概念;明確我市會展業發展遵循市場運作、公平競爭、行業自律、政府引導的原則;對政府、會展業主管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第二章“扶持和發展”共17條,主要規定了發展規劃、扶持與培育的措施;規定市政府應當安排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會展舉辦、品牌會展引進與培育、宣傳推廣、人才培訓、信息化建設等;建立完善會展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保護會展名稱、標志等無形資產;堅持國際化發展,建立國際會展引進和申辦聯動機制,引進國際知名會展機構和會展活動,支持境外機構依照規定獨立舉辦對外經濟技術展會活動;鼓勵培育和引進大型會展企業,鼓勵組建大型會展企業集團,鼓勵各類企業、行業組織和個人引進或舉辦會展活動,參與國際競爭;鼓勵發展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大型特色品牌展會,突出本市特色優勢和產業優勢,提升投洽會等品牌展會專業化水平;推動優勢產業、重點產業與會展業融合發展;發揮重大涉臺交流合作平臺優勢,開展兩岸行業交流合作;建立和完善人才使用評價機制,制定人才培養、引進和激勵政策;鼓勵和引導會展企業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新興會展業態;鼓勵發揮中介組織作用;鼓勵發展綠色會展,推廣應用低碳環保材料和技術;在加強會展業指導方面,規定會展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會展業數據信息庫,開展大數據分析。
第三章“服務和保障”共5條,明確了服務和保障會展業發展的措施;建立會展活動備案補助機制;規定中小型會展活動安全許可申請范圍,在審批、展品通關、交通管理等方面,規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提供便利化服務;建立重大會展活動綜合保障機制,協調相關部門開展安全管理、服務保障、應急救援等工作。
第四章“規范和管理”共10條,主要規定了會展行為規范,會展活動各方的責任;在會展活動的宣傳、安全、消防、衛生、環保等方面,對會展活動的舉辦單位、參展單位、場館單位應當履行的責任和義務以及有關部門的管理職責作出了規定。
第五章“附則”共3條,解釋了相關概念,規定條例實施日期。
那么新出臺的《條例》主要有哪些特色和創新呢?
我市會展業市場化程度較高,因此本《條例》定位以促進會展業發展為主,通過引導、服務、保障等措施優化營商環境,以推動、鼓勵、倡導、扶持等為主要手段,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提升城市會展競爭力。
一是界定概念范圍,做好統籌協調。對會展業和會展活動進行明確的概念界定,確定立法促進和規范對象的范圍。
二是厘清部門職責,提升服務效能。針對會展企業訴求的主要痛點和難點,橫向上規定市政府建立會展業議事協調機制,協調行業發展以及重大活動事項??v向上明確市區兩級政府、主管部門的職責分工,理順管理體制。同時設計了優化服務、通關便利等條款,加強部門聯動協調,提升公安、消防、衛健等相關協同服務和綜合保障能力;節約執法成本的同時適度增加中小型會展活動舉辦的靈活性,提升服務效能。
三是強化產業帶動,服務發展大局。設計了產業融合條款更好地進一步發揮本市產業優勢,凸顯專業會展特色,實發揮會展業對產業的粘合、催化作用,現會展賦能聯動發展,借助專業會展平臺進行投資環境和政策推介、開展資源和項目對接,服務我市經濟發展大局。
四是固化成功經驗,提升整體競爭力。將我市成功舉辦、保障大型會展活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及積累的行業管理促進的機制和手段進行固化和提煉,上升為制度安排,進一步提升城市會展整體競爭力。
五是發揮區域優勢,凸顯兩岸交流。突出我市對臺前沿城市,兩岸會展業交流頻繁的特色,推動行業交流,設計了兩岸交流條款。
未來廈門市會展業發展的重點,能否請您也介紹一下?
《條例》施行后將提升廈門市會展業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市場化、數字化水平,做好產業發展統籌規劃,搭建相關常設性服務機制,制定專項政策,給予引薦人獎勵、開設產業投資基金等措施,提升展會平臺專業化、信息化和產業化水平,為廈門市會展業發展擘畫藍圖,開創會展業發展新局面。
一是產業會展。大力推行“產業+會展”理念,加速會展與優勢產業融合,緊緊圍繞我市重點支持和打造的十二條“千億產業鏈”,深度挖掘與重點產業關聯度高的展覽題材,力爭策劃培育面向市場、擁有自主品牌的“生根型”專業展會10場,形成優勢產業“1+N”會展模式(一個專業化國際性展覽,N場配套會議論壇),通過外延產業規模、創新會展經濟發展模式引領產業價值鏈躍升,實現會展新經濟高質量發展。
圍繞廈門、福建優勢產業,用好用足福建“茶”元素、海洋經濟特色,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和茶科技大文章,創新辦好春秋兩季茶產業博覽會、海洋周、潛水救撈與海洋工程設備展等展會,引進和培育更多產業展落戶廈門,有效為廈門、福建相關產業固鏈、補鏈、延鏈、強鏈,促進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
二是做好條例宣傳工作。繼續做好《條例》宣傳,利用各種場合、各種渠道,做好條例宣傳、推廣,讓條例落到實處,為會展業發展保駕護航。近期擬赴京舉辦宣講會。
三是推進會展業信息化。加快會展信息化步伐,推進廈門會展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全面提升會展場館的數字化、智慧化水平;推動會展項目更多運用數字化、智慧會展相關技術,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云展覽”“云會客”“云對接”“云洽談”“云簽約”等模式。
四是引進高端主體,對接高端資源,培育品牌展會。加強與德國漢諾威展覽集團、法蘭克福展覽集團、英國勵展博覽集團、上海東浩蘭生會展集團等境內外大型會展企業對接,考慮出臺扶持政策,鼓勵他們在我市設立會展主體或合作機構,開展會展項目運營;同時爭取引進境內外知名品牌會展項目,提升我市會展品牌影響力。
五是拓展產業空間。積極協調對接相關部門和企業,積極推進會展中心片區、佰翔會展中心片區和新會展中心片區三大會展產業集聚區的建設工作。會同建發國際會展中心對現有其他場館設施進行必要的改造和積極推進會展中心五期工程(西地塊)建設;重點配合東部體育會展中心建設指揮部及國貿會展集團,做好新會展場館的規劃、開發和宣傳工作。
請陳局長介紹下廈門會展業政策?
《廈門市關于進一步促進會議展覽業發展的扶持意見》(廈會展〔2019〕58號)和《廈門市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申報實施細則》的通知(廈會展〔2019〕60號),我們對引進展會實行連續獎補、補助以會帶展項目、獎勵國際會議項目競標牽頭機構、對知名會展機構在廈落戶進行補助、建立重點產業和會展聯動發展機制等舉措,加大展會扶持力度,打造整套具備全國競爭力的政策保障體系。單個自辦展覽項目最高給予450萬元獎勵補助;舉辦重大展覽項目最高獎勵800萬元;重大會議項目最高獎勵300萬元。
在廈門舉辦會展活動要怎么申請?
在廈門,辦展辦會都是市場化行為,沒有市場準入門檻,超過一定規模只要按照《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向公安機關申請即可。如需活動扶持,只需向我局報備確認,核查通過即可享受補貼。
外地企業來廈門辦展辦會有沒有便捷途徑?
我局建設了廈門會展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會展業相關發展要素在平臺上充分聚集與展示。平臺以瀑布流方式展示廈門的辦展辦會環境、會展政策外,更以新穎的“會展空間”形式在地圖上直觀標注和多元展現會展場館、會議酒店、會展服務機構、會展院校、政府辦事機構詳情,快速解決來廈辦展辦會機構的各種辦展辦會困難和需求。網址是:https://www.xmmice.cn/,您可以直接登錄,在上面搜索您需要的信息,這是最便捷的途徑。
現在廈門有沒有會展業基金?
2020年7月成立,由國貿控股發起與金圓集團等機構共同設立了國貿產業發展基金,基金總規模達30億元,這是廈門市首家由國企發起設立的產業基金。國貿產業發展基金圍繞會展產業、現代服務、新一代信息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教育等相關領域積極展開投資,以資本為抓手,推動“基金招商”,圍繞主業布局新興領域產業項目,著力引進一批新興產業領域優質企業落戶廈門發展。目前已成立了會展子基金,資金已經到位,正在尋找投資對象。
廈門在會展業國際化宣傳上主要有哪些動作?
市會展局整合境內外各種會展資源,積極開展全球化立體式營銷推廣,努力開拓國際“朋友圈”。一是在Facebook(臉書)、Twitter(推特)、Linkedin(領英)等國際社交網站上建立廈門會展業官方賬號(MICE XIAMEN),通過上述海外社交平臺推送廈門會展業相關新聞,吸引國際辦展辦會機構和組織來廈參展參會、辦展辦會。二是舉辦“廈門國際會展周”活動,為廈門企業對接更多國際、國內優質資源搭建高效平臺。三是積極參加ICCA、UFI等國際知名會展機構活動,廣泛接觸國際資源,推介廈門會展城市整體形象,提升國際知名度。與ICCA、IAPCO等國際組織開展長期合作,引入國際會展業培訓。
人才是會展業發展最重要的支撐,廈門在會展業人才培訓上有哪些措施?
為強化人才支撐,我局積極鼓勵我市會展企業,大力引進高素質的會展產業領軍人才,并按我市“雙百計劃”“海納百川”等人才政策,落實人才入廈的政策兌現,并協助做好購房、租房、子女入學等優惠待遇的申請工作。同時,我局進一步加大對會展人才的培訓力度,委托會展協會積極策劃組織系列培訓活動,為我市培養現代化會展人才。此外,我們還大力推進福建省會展業標準化建設工作,為廈門會展業培養中高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廈門市商務局有沒有計劃對于目前廈門所有會展的展覽會議進行級別評定,每年進行動態檢討與打分?
目前廈門市展會以市場化為主,能占比90%多,我局并無對展會活動進行級別鑒定的活動,也無動態檢討和打分行為。
對標國際會展名城,廈門還有哪些差距?《條例》是否著手將這些差距補齊?
感謝這位網友對會展業發展的關注,廈門會展業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對標北上廣等會展業領先城市,我們國際化程度還是相對不足,場館小,設施智能化不足,設計品牌影響力不夠,缺乏龍頭企業等等問題。所以我們借助《條例》施行的東風,積極開展全球化立體式營銷推廣,通過國際性會展活動、線上會議等社交平臺方式開展會展業國際營銷工作,開拓國際“朋友圈”;大力引進國際知名會展機構和會展活動,支持境外機構依照規定獨立舉辦經濟技術展會活動;同時,鼓勵本地會展企業、品牌項目走出國門,拓展國際業務,加強與國際知名會展機構的對接與聯系,正在考慮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鼓勵他們在我市設立會展主體或合作機構,開展項目運營;同時爭取引進境外品牌會展項目,提升我市會展品牌影響力;引進國際市場拓展經驗及其展示交易模式。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