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了《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2021年8月版)》(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由場所篇、單位篇和人群篇三部分組成。
場所篇包含了會展中心、酒店、文化館、咖啡館、餐廳、體育場館等38個場所。
修定后的指南,由原來65類增加到85類,在重點場所和單位方面,增加了對碼頭、口岸、棋牌室(麻將館)、游船(觀光船)、劇場、文化館、體育場館、奶茶店、教育培訓機構、臨時安置點等10類場所和單位的防護要求。
同時,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對所涉及的重點場所和單位進一步強調落實主體責任,堅持“人、物、環境同防”“閉環管理”,強化了健康監測、疫苗接種、核酸檢測、清潔消毒和應急處置等措施要求。
圖片(圖片來自網絡)
在重點人群方面,強化了機場保潔人員、境外和境內航班保潔人員、機場司機、機場公安輔警、機場裝卸工人、一線市場監管人員、專業救援人員、志愿者、社區工作人員、導游等10類重點人群的衛生防護要求,尤其是對境外航班和機場相關人員提出更加嚴格的防疫措施。
按照《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會展中心和酒店的員工、外協單位工作人員都是重點職業人群。
點擊閱讀“會展中心和酒店員工屬于重點職業人群;警惕大流行倦怠”
除了戶外空間和會展中心、酒店外,會展活動舉辦地還選擇文化館、體育場館、劇院等非標場地。
會展中心和酒店還通常含有或運營劇院(劇場)、寫字樓、小超市、餐廳、游泳池、咖啡廳、健身房、KTV等業態,因此《指南》對于會展場館和酒店的運營管理者有著多重要求。
《指南》“單位篇”中的企業、“人群篇”中的部分人群如司機、售貨員、保安、保潔員、服務員、食品從業人員(加工、銷售、服務等)等有相應的防疫要求。
會展場館和酒店的員工和外協單位的工作人員數量較多,展商、觀眾、參會者、施工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因此會展中心和酒店對外部人員的嚴格管理也是一項重要工作任務。
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健康培訓。
2. 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接種疫苗后仍需注意個人防護。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工作人員健康狀況進行登記,如出現可疑癥狀應及時就醫。
3. 入口處對工作人員、參展人員和觀眾進行體溫檢測和核驗健康碼,體溫和健康碼正常者方可進入。體溫異常者, 應及時就醫,就醫途中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圖片來自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網站)
4. 確保有效通風換氣。溫度適宜時,辦公區域盡量采用自然通風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調,開啟前檢查設備是否正常,新風口和排風口是否保持一定距離,對冷卻塔等進行清洗,保持新風口清潔;運行過程中以最大新風量運行,加強對冷卻水、冷凝水等衛生管理,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
5. 展館內電梯、樓梯、衛生間等公共區域和高頻接觸物體表面應定期清潔消毒。
6. 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7. 公共衛生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有條件時可在出入口、服務臺等處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
8. 控制展覽的規模、參加展覽的廠家數量和觀眾的人數;增加展位之間的距離;實行預約制,控制進入會展中心的觀眾人數。
9. 工作人員注意個人衛生,及時進行手衛生,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等。
10. 參展廠商、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全程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口罩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
(圖片來自網絡)
11. 入館觀眾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等級口罩。
12. 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加強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
13. 當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健康培訓。
2. 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接種疫苗后仍需注意個人防護。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工作人員健康狀況進行登記,如出現可疑癥狀應及時就醫。
3. 對進入賓館工作人員、配送餐員、顧客進行體溫檢測和核驗健康碼,體溫和健康碼正常者方可進入。體溫異常者, 建議及時就醫,就醫途中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4. 確保有效通風換氣。溫度適宜時,盡量采用自然通風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調,應在開啟前檢查設備確保運行正常,確保新風取風口與排風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對冷卻塔等進行清洗,保持新風口清潔;運行過程中以最大新風量運行,加強對冷卻水、冷凝水等衛生管理,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
圖中正在噴霧的是Devirus空間除菌系統
5. 做好電梯、公共衛生間等公用設備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客房重復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需“一客一用一消毒”。
6. 保持大堂、電梯口、前臺和客房走廊等區域環境整潔, 及時清理垃圾。
7. 公共衛生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建議在大堂、電梯口、前臺等處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
8. 前臺應設置“1 米線”,提醒客人保持安全距離。
9. 注意個人衛生,及時進行手衛生,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 臂遮擋等。
10. 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全程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顧客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等級口罩。口罩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
11. 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加強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
12. 當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來源: 會展BEN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