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121處。
其中,寧波16處不可移動文物成功晉級,分別為5處古遺址——大榭遺址、井頭山遺址、施岙遺址、句章故城遺址、明州羅城遺址(望京門段);6處古建筑——碧環橋、符卿第、瑞峰塔、靈龍宮、七星橋、鑒池公祠;5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孫傳哲故居、朱楓故居、張人亞衣冠冢、紀子庚墓、祝江大橋。
據了解,本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遴選、公布工作,于2022年3月份啟動,經過區縣推薦、名單遴選、材料填報、現場調研、市級初審、省級核定等多個環節,歷時約一年四個月。
省級文保單位原則上從已公布的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保護點中遴選,以完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體系結構、在品類和分布地域方面具有代表性,填補空白為主。申報過程中,市、縣(區)兩級文物部門堅持價值優先,突出強調文物古跡的價值地位以及全國或全省性意義。我市入選的16處文物,均在全省范圍內具有較高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
據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專家介紹,本次入選的井頭山遺址,曾獲評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不僅把寧波地區人文歷史源頭向前推了1000多年,更對我國古海岸線變遷、海平面升降和古氣候變化,以及海洋文化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科學資料。
井頭山遺址鳥瞰
入選的大榭遺址,不僅發現了目前我國最早的史前時期的海鹽業遺存,也為浙東地區史前文化發展序列與人海關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新的視角,獲評新時代浙江考古十大發現。
大榭遺址發掘區場景
入選的句章故城遺址,始建于戰國,是寧波歷史上最早的城市,對了解和研究寧波城市發展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句章故城遺址地理環境
入選的祝江大橋,位于三七市鎮祝家渡村祝東,南北橫跨慈江(當地亦稱祝江),1966年建成,全長101米,是慈江上重要的航運水工程設施,也是浙江省最早的鋼結構鐵索斜拉橋,歷史上曾是糧食運輸和交通出行的重要通道,具有獨特的重要歷史文化價值。
祝江大橋
入選的碧環橋,位于鄞州區五鄉鎮仁久村,始建于明代,距今460余年,曾被評為寧波十佳名橋。
碧環橋
至此,我市已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3處,約占全省十分之一,排名第二位。
明州羅城遺址(望京門段)
鑒池公祠
靈龍宮
孫傳哲故居大門
朱楓故居
張人亞衣冠冢資料圖
七星橋
瑞峰塔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