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 曲維璽
今年上半年會展業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呈現三個突出特點:一是政策和營商環境優化,二是展產融合策略,三是展會主題向“新”而行。
7月30日,2024廣交會展館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辦,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曲維璽應邀出席活動并發表講話。下文為此次活動上講話內容摘錄。
上半年多項經濟數據陸續出爐。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0%,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會展業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據統計,今年1-6月,廣州專業重點場館舉辦的超百場展覽和近600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深圳共舉辦展會100場,辦展面積超500萬平方米;上海累計舉辦各類展覽活動260個,舉辦總面積945.75萬平方米;鄭州舉辦了110場展覽活動,總面積達153.21萬平方米;廈門舉辦展覽77場,展覽總面積達到112.3萬平方米;海口舉辦了230場規模以上的會議,33場展覽……
以上各地會展數據顯示出積極的發展態勢。總結來看,上半年的行業增長主要呈現以下三方面特點:
一是政策和營商環境優化。各地對會展產業高度重視,不斷推出激勵性扶持政策,提升區位環境和場館設施等硬件實力,結合持續優化的配套服務,持續支持會展項目及會展企業發展。
二是展產融合策略。很多城市正在積極實踐將產業集群與品牌展會相結合模式,做強會展經濟、優化會展服務,正持續增強會展經濟的高質量溢出效應,借力展會為產業發展蓄勢儲能。比如,廣州展會題材眾多,涉及汽車、家具家居、食品飲料、健康醫療、生物技術、節能環保(儲能氫能)、工業制造、軌道交通等,與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發展產業不斷融合,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發展。
三是展會主題向 “新”而行。今年很多展會,無論是主題還是形式,和我今年上半年在我們年會上倡導的“會展創新發展年”理念一致,我們看到今天邀請很多全國重要商協會以及各大主辦方正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高質量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策劃主題展會,推動中國會展經濟發力向“新”而行、以質圖強。例如,135屆廣交會以“先進制造”為主題,突出先進產業和科技支撐,展示新質生產力。成都智慧產業國際博覽會、武漢中國碳市場大會等展會聚焦智慧城市相關產業、綠色低碳等領域。
那么,下半年中國展覽業發展態勢與趨勢如何?目前我們研究會正在進行2024年上半年會展行業情況問卷調查。我們計劃盡快發布分析報告,對上半年的全國會展情況進行總結,同時對下半年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可以預見的是,全國會展形勢仍然嚴峻復雜,一些大企業大項目可能面臨下滑的趨勢,一些中小企業和中小項目可能還要繼續過一段苦日子。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作為商務部主管的全國性行業組織,將持續加大調研力度,對標國際情況,提出對策建議,包括政策建議,同各國會展企業一起,共同推動中國會展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動中國會展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我希望我們會展行業的龍頭企業,特別是廣交會,能夠在會展業的復蘇和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帶頭和引領作用。
廣交會,被譽為“天下第一展會”,在“廣交世界 互利天下”的理念共識下,廣交會展館為我國會展業的的綠色發展貢獻了廣交會智慧。作為“全球最大會展綜合體” ,立足廣州“會展之都”的綜合優勢和外貿中心集團會展產業鏈的聚合優勢,為廣交會的高質量開展提供一站化服務,成為推動廣交會發展的強勁引擎,有力提升大灣區會展功能。
近年來,廣交會場館致力于打造國際會展標桿,為國內展館的建設和運營服務,提供了許多先進的理念和優秀的案例,也為會展的健康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此次推介活動成功舉辦,加之更加完善的會展促進機制、更加堅實的政策支持以及更加卓越的服務標準,將提升廣州會展業發展能級。相信此次活動為契機,將深化廣交會展館與全國商協會、會展主辦方務實合作,攜手共創共享共贏。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