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關村科學城的核心腹地,矗立著一座肩負國家科技戰略使命的殿堂級會議中心——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作為科技創新的見證者與承載者,國創中心始終以“科技創新殿堂”的姿態,為全球科技工作者搭建思想碰撞、成果展示、跨界合作的舞臺。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這座承載國家科技戰略的殿堂級會址,誕生于北京市委市政府“南有博鰲,北有中關村”的戰略構想。
作為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國創中心以6.5萬㎡的綠葉建筑形態,與頤和園領銜的皇家園林文脈和現代科技精神交融。國創中心深植“天人合一”哲學,毗鄰“暢春園”舊址,北倚頤和園、圓明園構成的“三山五園”歷史脈絡,南接中關村科學城核心區,周邊高等學府林立。這座建筑的每一塊磚石,都浸潤著中國文化的基因。每一方空間都澎湃著現代科技的脈搏。
中關村精神的“核心坐標”
自建成以來,中關村論壇已在國創中心舉辦2屆。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為主題,有效展示了中國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堅定決心。
這里是科技創新會議的首選目的地,也是全球前沿科技產品的“首秀場”。
中國操作系統產業大會、百度云智大會、微軟創想未來峰會、鴻蒙生態伙伴大會、鯤鵬昇騰開發者大會、京東方全球創新伙伴大會、北京智源大會、聯想&新浪財經論壇、中國 RISC-V 生態大會、可靈發布會、奇瑞風云T9上市發布會等前沿科技重磅會議在此舉辦。從人工智能到量子計算,從生物醫藥到綠色能源,每一場活動都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國創中心不僅是會議空間載體,更是科技生態的共建者。
殿堂之上的“星”光匯聚
過去一年,這里銘刻著中國科技的群星閃耀: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的智慧分享,院士團隊發布顛覆性研究成果,航天英雄分享“飛天”心路歷程,企業精英的技術迭代分享。僅一場“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便匯聚了6位諾貝爾獎得主,27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的名字,與“前沿”、“突破”、“未來”緊密相連,是全球科技工作者心中“殿堂級”的坐標。
過去一年,這里留下了太多值得銘記的瞬間:中國際首個全模擬光電智能計算芯片,首次制備出超薄、高能效光學晶體,首次探測到迄今最短軌道周期脈沖星雙星系統,全球首個開源高性能RISC-V服務器CPU子系統解決方案等具有創新性、前瞻性、顛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發布。
已達中級心理療愈師水平的第一代AI心理療愈機器人,成功預警上百起大型滑坡事件的AI地質災害預測模型,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夸父”、“小關”、“蓋博特”、“小星MAX”、“天工2.0”、“星期三”、“妮婭姐妹”等近百臺機器人承擔迎賓、主持、表演、服務等崗位,上演了一場“機器人總動員”。這些創新成果既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終將回饋服務人類社會。
硬核設施的智慧賦能
作為國家級會議中心,國創中心將前沿科技場景化。
智能會議系統、無紙化辦公設施、可自動調節照明系統、空中成像無接觸按鈕電梯,讓科技活動的呈現突破想象;從“四時皆春”的暢春廳、“智慧涌動”的海慧廳到5000㎡的沉浸式展廳,適配國際峰會到創投路演的各類需求;下沉庭院與竹影疊瀑,實現了室內功能的延伸,滿足了會議活動“會+展+社交”的復合需求;“未來飛行器”光影裝置、弧形玻璃幕墻,投射著光影流動的科技詩意。
在5.9公頃的建造土地上,國創中心實現了許多首例與突破。
暢春廳在12米限高內實現9.3米凈高無柱空間,采用的“不出筋開槽型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技術”是國內首例;5000㎡序廳采用線性燈帶控制照明,是全國會議中心首例;1.7萬㎡的草坡屋頂,可根據土壤水分含量實現全自動噴灌和調節;ETFE膜結構天窗同時具備采光與消防功能;2769塊雙曲蜂窩鋁板配合現代鋼結構,重現傳統建筑挑檐造型。這座“綠建三星”認證的科技殿堂,既是科技與千年文脈的對話者,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創新力量的窗口——它用建筑的語言詮釋科技的溫度,激發靈感與創造力。
國家級活動的服務體驗
國創中心深諳服務科技會議,就是服務國家戰略。
國創中心將服務國家級盛會的卓越標準,無縫融入日常科技活動的點滴之中。在這里,無論是前沿技術研討會、跨國研發協作會,還是初創團隊的項目路演,都能享受到媲美國際峰會的專業服務體驗。
從前期咨詢到現場會務服務,全程流暢運轉,讓寶貴時間聚焦于思想碰撞;無論是尖端視聽設備、高速網絡保障,還是靈活的會場空間組合,都能精準匹配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科技活動,確保每一場交流都發生在最適宜的“科技場域”;熟知國際科技交流禮儀與規范,為全球創新者營造無國界的協作氛圍。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是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更是國家科技戰略的窗口。在這里,科學家與企業家碰撞新火花,產業資本與政策東風交織新勢能,大模型與新生代創新者共同布局未來。國創中心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驅動創新的能量場——通過空間、服務多維賦能,讓原始創新在這里生根,讓技術壁壘在這里突破,讓千億級產業藍圖在這里具象。
5月30日,恰逢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向全國科技工作者致敬——是你們讓世界看見中國的創新力量,國創中心愿以頂尖的舞臺、極致的服務,為每一份智慧的火花提供綻放的土壤。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