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是收獲的季節,也是結婚、買房、買車的九月。所以,坊間有“金九銀十”之說,說明九月對銷售旺季的重要性。
那么,“金九”好理解,“銀十”怎么說?可能是因為十月份多了一個黃金周的休息周,所以就少了一周的銷售(B2B領域)。
其實,在會議領域,也是一樣的存在金九銀十。為什么?
因為,七八月份是暑期,教授、老師要學術年假,工廠的工程技術人員又要各種高溫假。多多少少會減少會議的吸引力。盡管ICCA的會議統計表明,在國際協會領域,淡旺季的分割已經不存在,甚至六月份也是旺季。我想,那是因為正是因為為了避免金九銀十,才把其他月份給填滿了吧。
不知怎么的,今年的九月,上海的會議特別的多,特別的滿,酒店的朋友們應該感受到了這一點,在延安高架上,君不見每個酒店基本是燈火通明的滿房狀態。
為什么今年的九月份特別滿呢?其實,只要深思一下都會找到原因。因為今年的11月份是進口博覽會,幾十個國家的元首要來的,進博會會產生“擠出效應”——會把一些原計劃在11月份的會議和展會擠到九月份。
那么,今年九月份,特別是本周都有哪些重要的會議呢?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馬云、馬化騰、李彥宏、雷軍悉數出場。
(以上2圖,版權來自Lisa Xu朋友圈盜圖)
不僅僅是在徐匯西岸有一個千人的主會場,其實AI大會的分會場在上海的各個角落遍地開花,臨港滴水湖、楊浦長陽創谷、陸家嘴SHICC、漕河涇園區……地鐵上,辦公室里,每個角落無人不談AI。
(以上2圖,楊浦創楊陽創谷AI分會場,來自韓亞芳朋友圈盜圖)
(以上2圖,來自陸家嘴的SHICC,圖片來自Becky Liu)
還是本周,第20屆工博會開幕了,書記大佬們都來了。盡管今年的工博會還是偏硬,但是已經有軟的趨勢,硬件入云(cloud computing)、成霧(fog computing),邊緣、離散、數字孿生、數字工廠的解決方案零零星星的遍布各個展區。特別是三菱、四門子的展臺更是拿出了渾身看家的數字化本領。
(以上2圖,工博會開幕,圖片來源朱翠朋友圈)
整個工博會,讓我看到了分辨率革命——機器的視覺、聽覺、感覺越來越靈敏,物物互聯大有普適計算的大趨勢。
工博會也有許許多多的冠名的分論壇,在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在舉辦,這幾天 是個人都在談智能制造。
還是本周,環球旅訊峰會+數字旅游展也在上海跨國采購中心舉辦了。今年的環球旅訊峰會首次加入了數字旅游展,以會帶展,是李超的一次大膽的嘗試。
今晚,他把珍藏了40年的山東老酒都拿出來宴請賓客,可見,今年真是不同尋常啊。
看一組照片吧!
每年攜程的老大都會來的,超哥親自主持與孫潔姐姐的對話。
這就是傳說中的超哥,很牛的從媒體起家,做大會,做展覽的牛人!(從峰會到附帶的展覽,也是FBIF食品論壇的下一步——做大展覽板塊,多種形式很合,會、展、獎、樂、節......)
還是本周,谷歌開發者大會在世博中心開幕了,機器學習、ARCore、Android、Play、WearOS、無障礙、移動網絡、Firebase、Assistant、物聯網、云服務、Flutter、廣告、設計……
每一個開發者的夢想就是能夠到谷歌的大會上去秀一把。以前需要到山景城去開會,現在人家送到家門口了,還不去看看?
谷歌的開發者大會,就是程序猿們的一次狂歡!
(據說吃的也是僅僅有條,以上4圖來自蘇靖雯朋友圈盜圖)
AR時光記憶CEO蘇靖雯在朋友圈配了9張圖,還寫了一段話:Google GDG,去過不少展會,感覺Google做的很好,從很多細節就和國內許多展會有顯著的區別。不論是午餐的井然有序,還是會場的各種大禮品相贈,還有程序猿們對技術的熱情,都很受感染,AI大元年,ARCore期待早日能適配更多手機。
以上四個會,具有明顯的上海特征,兩個是國企,一個外企,一個民企,這不就是上海的經濟要素的構成嗎?(噓!吳敬璉在前不久的50人論壇上說,現在不要談所有制)。
總體而言,越是市場化程度高的會議,生命力越強。
四個會的共同特征,都是規模很大,在各自的領域都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還有一個特征,就是數字化、智能化、緊抓住了數字定義一切的時代大潮!
對于未來的制造業,必將是“增材減人、軟硬同體”的,未來的服務業,光有硬件和軟件還不行,還需要有“濕件”(克萊舍基在《未來是濕的》中首次提出濕件),我理解就是有情感有溫度的智能。
9月,也是會議人最忙的一個月份,為正在出差、正在加班的您,說一聲,辛苦啦!是你們默默無聞的付出,搭建平臺,創造了新聞話題!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