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關于打造東莞會展業升級版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府直屬各單位:
《關于打造東莞會展業升級版的實施方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東莞市商務局
2020年3月11日
關于打造東莞會展業升級版的實施方案
會展業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標志,是科技創新的“孵化器”、商貿流通的“加速器”,也是城市經濟競爭的“制高點”。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市會展業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基礎,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會展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東莞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城市發展競爭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新展館建設日新月異,會展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對我市會展業發展帶來較大挑戰。為適應形勢變化,更好發揮會展平臺作用,推進“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建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主動適應新形勢變化,全面深化莞港澳會展合作,大力推動東莞會展升級發展。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統籌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優化會展環境、完善展覽設施,推動會展業改革發展。
(二)發展目標。以打造“灣區展會之城”為目標,堅持“華南工業展覽之都”和“廣東國際會議之都”發展策略,以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為導向,以制造業展覽會和商務型專業會議為重點,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打造“一區兩極”(即東莞會展經濟集聚區,濱海灣會展服務業增長極和水鄉新城國際會議增長極),做到鞏固提升,迭代升維,全面提升東莞會展經濟格局。
二、實行更加精準的戰略定位,促進我市會展業持續穩定發展
(一)堅持“華南工業展覽之都”發展策略。圍繞我市“國際制造名城”發展戰略,做大做強工業類專業展會,推動會展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制造業發展提供技術和市場等強有力的平臺支撐,以工業特色增強東莞展會的競爭力,打造華南工業展覽目的地。(市商務局負責)
(二)深化“廣東國際會議之都”發展策略。充分認識會議業作為會展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全國性、國際性的行業會議,對爭取產業發展話語權的重要意義。積極推動會議與展覽融合,做好產業交流與交易平臺的同時,有效釋放政府產業信號,促進產業政策實施和企業創新發展。結合東莞實際,主要瞄準國際產業會議和國內行業會議,在突出市場主導的同時,加強政府指導與扶持。有關部門和有條件的鎮街,要積極策劃、組織與產業相關的新品發布、行業趨勢等會議項目,不斷增強東莞產業發展的話語權。(市商務局及有關部門、鎮街負責)
(三)實施展覽差異化特色發展策略。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立足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主攻20萬平方米以內、與產業發展關系密切的大中型展會,在特色、專業、質量上突出東莞會展特點。對于超出場館規模的展會,要在科學合理前提下,向專業細分市場發展,以保持在一定規模效益的基礎上,做到更專業、更精準,打造精品展覽名片。(市商務局、厚街鎮政府負責)
(四)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方向。堅持以國際視野規劃和國際一流標準,支持會展場館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不斷提高會展業服務與管理的專業化水平。支持鼓勵會展主辦機構舉辦國際級專業展覽、專業會議,積極推動政府主導展會專業化、市場化。大力引進會展龍頭企業、品牌展會在我市發展。選擇世界品牌專業國際展覽會,支持和組織企業參觀參展,幫助企業在國際品牌展覽平臺上與世界前沿企業進行經貿和技術交流對接。(市商務局、厚街鎮政府、虎門鎮政府、常平鎮政府負責)
(五)用好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加強同香港、澳門會展業合作。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緊抓香港、澳門在國際商業網絡、會展專業人才、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與港澳會展業合作。(市商務局、市臺港澳事務局、厚街鎮政府、虎門鎮政府、常平鎮政府負責)
三、努力打造“一區兩極”,全面提升東莞會展經濟格局
(一)打造東莞會展經濟集聚區——東莞國際會展新城。以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為核心,地鐵2號線展覽中心站和穗莞深城軌厚街站兩個軌道TOD為支撐,統籌周邊約6平方公里區域為載體,規劃建設東莞國際會展新城。通過城市更新和TOD新增建設用地開發,逐步推進會展新城規劃的實施。會展新城在做好會議展覽的同時,大力向會展經濟系統延伸,開拓展覽展示設計與制作、會議展覽專業服務、工業設計、品牌展示推廣、酒店餐飲休閑、國際貿易與采購服務、會展人才培訓與交流、會展企業總部等業態。將會展新城打造成為東莞的會展產業中心、會展經濟總部基地、國際貿易及采購基地、國際商業服務業特色區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知名的、有東莞特色的會展經濟集聚區。(厚街鎮政府、市自然資源局、市軌道交通局負責)
(二)打造濱海灣會展服務業增長極。充分利用濱海灣新區的地理優勢,承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強大輻射和外溢效應,重點在品牌推廣、商務旅游、貿易對接、會議論壇、酒店餐飲等方面創新發展空間。通過會展服務業的科學規劃和高水平建設運營,提升濱海灣的國際化水平,拓展我市會展業的新空間。(濱海灣新區管委會負責)
(三)打造水鄉新城國際會議增長極。充分發揮水鄉新城的交通樞紐和水鄉生態的獨特優勢,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大力發展國際會議產業,打造高標準的國際會議中心,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各類事業機構和行業組織的會議需求,進一步促進水鄉新城的高水平建設、高質量發展,提升我市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地位與作用。(水鄉管委會負責)
(四)提升發展會展經濟配套水平。支持全市有條件的酒店等機構,完善和提升會議服務功能、品牌推廣功能,進一步發揮會展業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負責)
四、推動場館建設改造,提高硬件水平
(一)推動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擴容提質。為鼓勵支持大型品牌展會扎根我市繼續做強做大,培育更多上規模的展覽會,結合我市實際,重點推動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升級改造。一是盡快擴大展館規模。按照20萬平方米室內展館的目標,逐步加以落實。其中2021年底前,爭取完成新建3-5萬平方米的新展館。二是更新改造現有展館。新展館建成后,盡快啟動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4至7號展館的更新改造。可考慮將現有4至7號館拆除重建,使展覽中心目標定位和功能布局更加合理。三是升級展館功能。推動2020年完成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1號館和3號館建筑物和設備的全面檢測維修,完成信息化系統升級改造。其它展館的信息化建設與展館建設和改造同步進行。展館的升級改造,要按國際展覽專業要求,高標準規劃設計,注重功能和布局的整體性、合理性和科學性,增強展館對展覽舉辦單位、參展商和觀眾的吸引力,適應我市工業展覽特點要求,強化我市會展經濟的龍頭作用。(厚街鎮政府負責)
(二)完善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環境配套。對家具大道、會展南路、會展西路、東溪大道等周邊道路進行改造升級,提升道路標準,完善交通系統功能。實施展覽中心與軌道站連接工程,無縫對接東莞地鐵2號線和穗莞深城軌展覽中心站。將展覽中心附近的鳳凰路或東溪路改造成為高水平的餐飲美食街,滿足展會大流量客商的餐飲需求。(厚街鎮政府、市軌道交通局負責)
(三)規劃建設濱海灣會展服務設施。要把會展服務功能落實在濱海灣新區發展規劃和城建規劃上。深圳國際會展中心2019年秋季正式啟用,做好時間上的銜接,形成深莞一體化模式,濱海灣新區應在2020年啟動現代化的交通等基礎設施,2022年起逐步推出有足夠規模檔次的酒店、寫字樓,滿足展商、觀眾、貿易公司、會議、展覽設計、展覽工程和美食餐飲等各方面的龐大需求。對標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打造一個與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資源共享、主動配套、互為補充、共同發展的會展服務功能區。(濱海灣新區管委會負責)
(四)規劃建設水鄉新城國際會議服務設施。要充分運用水鄉自然資源,進一步提升水鄉生態特色,按照水鄉總體規劃和水鄉新城建設規劃,突出以國際會議功能為龍頭,做優做大做強會議服務功能,融合酒店旅游業共同發展,開辟一個集運動健康、休閑度假、文化美食、品牌發布等于一體的系統化高水平國際會議基地。在開發時序上可結合我市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于2020年啟動,逐步推進。(水鄉管委會負責)
五、完善展會服務,提升軟件水平
(一)進一步優化扶持政策。修訂2015年出臺的《東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會展業發展實施意見》,充分發揮《意見》的政策導向和產業支撐作用。在繼續大力支持展覽業的同時,提升對會議產業的支持力度,將會議業納入獎勵補貼范疇,明確主管職能部門。明確重大會展項目扶持政策,增強大型項目的引進力度。明確參展參會人員特色化、便利化服務政策,營造我市會展業新亮點。(市商務局、市財政局負責)
(二)進一步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完善政府“一站式”服務,通過展覽中心一個窗口,接通政府各有關部門,為主辦單位提供快捷的政府服務,特別是在安保、交通、市政以及展品通關等各方面,提供良好的辦展環境。倡導綠色辦展,構建會展誠信體系。依法保護會展知識產權,特別是加強對品牌展會的支持和保護,合理安排市領導參加展會重要活動,提升展會影響力。探索設立會展業發展基金,支持會展業創新發展。(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市場監管局、厚街鎮政府、虎門鎮政府、常平鎮政府、東莞海關負責)
(三)進一步提升場館服務水平。根據會展業發展的需要,完善場館服務設施,建立完善場館服務制度,為主辦單位策展、組展、開展、活動、撤展全流程提供優質服務,為參展商和觀眾交通、住宿、餐飲、商務等提供全方位服務。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提高場館服務的現代化水平。(厚街鎮政府、虎門鎮政府、常平鎮政府負責)
(四)進一步提升社會公共服務水平。按照《東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會展業發展實施意見》的要求,建立市、園區(鎮街)、展館三級聯動保障機制,充分調動公共服務部門積極性,為會展活動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提升媒體宣傳、廣告設計、展覽工程、客貨運輸、酒店餐飲、旅游文化、人才教育培訓等公共服務的提升,形成系統的社會服務保障。(市各相關職能部門、鎮街負責)
六、以龍頭展會引領,打造更多東莞會展品牌
(一)做強市場化專業展會。進一步優化辦展的政策環境、城市環境和文化環境,不斷提升我市展會的公共服務水平和場館專業服務水平,大力扶持在我市舉辦、符合我市產業發展需求的市場化專業展會增強競爭力。對“東莞市重點支持的專業展覽會”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提供各項公共服務。對一些特別重要的展覽會,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厚街鎮政府、虎門鎮政府、常平鎮政府負責)
(二)推動政府主導展會品牌化。加快推進加博會、漫博會、智博會、臺博會等重要展覽會的品牌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引入有能力的會展企業合作,實現專業化、市場化運作,更好地實現會展業對促進產業發展的初衷和宗旨。(市商務局、市委宣傳部、市工信局、市臺港澳事務局負責)
(三)著力培育和引進新的品牌展會。繼續突出“產地辦展”特色,配合我市工業裝備、智能終端、新材料、新能源、玩具禮品、食品飲品、精細化工、服裝鞋帽、體育休閑等重點行業的發展,培育和引進新的重點展會。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產業的機遇,采取得力措施,吸引一些適合在我市發展的優質展會,擴大我市龍頭展會數量。(市商務局及有關部門、鎮街負責)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全市組織領導。把會展業納入“灣區都市 品質東莞”戰略工作體系,統籌推進會展業與制造業、服務業、文化產業等各產業協調發展,為各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支撐。成立市會展業創新發展領導小組,研究我市會展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由市長擔任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常務副組長,日常工作由市商務局承擔,負責全市會議和展覽業管理職能,統籌、協調、督導本實施方案的具體落實。同時,“一區兩極”所在地厚街鎮政府、濱海灣新區管委會、水鄉管委會分別成立專項工作組,落實領導小組的決策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并具體負責編制建設規劃和制定工作計劃,報市會展業創新發展領導小組審定后組織實施。
(二)加強財政資金扶持。市、鎮兩級政府可根據支持會展產業發展相關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帶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的升級和優化。在展館和展覽項目投資經營上, 可采取多元化市場運作模式,提高展館建設運營效率以及展覽項目創新發展水平。
(三)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將市會議展覽行業協會列入市商務局重點工作聯系單位。發揚改革精神,賦予會議展覽行業協會培訓、統計、監督、職稱評定等行業服務和管理職能。充分發展行業商協會作用,支持會議展覽協會依法加強組織建設、業務建設,依法開展各項會務活動,開展行業服務,加強行業自律。
(四)支持重要咨詢機構發展。積極爭取商務部指導的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將華南研究中心落戶我市,增強我市在大灣區會展業方面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東莞市商務局辦公室
2020年3月11日印發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