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各大展會或取消、或延期,會展業遭受重創。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危急時刻,東莞卻逆勢推出了“打造東莞會展業升級版的實施方案”。這無疑是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東莞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變下行壓力為上升動力,東莞將以打造“灣區展會之城”為目標,堅持“華南工業展覽之都”和“廣東國際會議之都”發展策略,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打造東莞會展經濟集聚區,濱海灣會展服務業增長極和水鄉新城國際會議增長極。
東莞會展業“升級版方案”來了
這兩天,東莞市商務局在官網發布了《關于打造東莞會展業升級版的實施方案》,在國內疫情防控剛取得階段性勝利,國外疫情仍在大肆蔓延之際,發布這樣一份方案凸顯了東莞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會展業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標志,是科技創新的“孵化器”、商貿流通的“加速器”,也是城市經濟競爭的“制高點”。多年來,東莞會展業已形成了良好的基礎,對于推動東莞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城市發展競爭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但也必須看到,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新展館建設日新月異,會展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對東莞會展業發展帶來較大挑戰。如何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大力推動東莞會展升級發展,東莞必須有所作為。
這或許是東莞推出“打造東莞會展業升級版的實施方案”的關鍵原因,東莞必須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優化會展環境、完善展覽設施,推動會展業改革發展,才可能在會展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之際,始終占據重要位置。
工業展覽之都+國際會議之都
“以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為導向,以制造業展覽會和商務型專業會議為重點”,“升級版方案”明確了東莞會展業未來5年發展的方向,即堅持“華南工業展覽之都”和“廣東國際會議之都”發展策略。
圍繞東莞“國際制造名城”發展戰略,做大做強工業類專業展會,推動會展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制造業發展提供技術和市場等強有力的平臺支撐,以工業特色增強東莞展會的競爭力,打造華南工業展覽目的地。
積極推動會議與展覽融合,做好產業交流與交易平臺的同時,有效釋放政府產業信號,促進產業政策實施和企業創新發展。結合東莞實際,主要瞄準國際產業會議和國內行業會議,在突出市場主導的同時,加強政府指導與扶持。
實施展覽差異化特色發展策略。立足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主攻20萬平方米以內、與產業發展關系密切的大中型展會,在特色、專業、質量上突出東莞會展特點。對于超出場館規模的展會,要在科學合理前提下,向專業細分市場發展。
首次提出“一區兩極”發展藍圖
而在東莞會展業的布局上,“升級版方案”方案首次提出了“一區兩極”的概念,即:即東莞會展經濟集聚區,濱海灣會展服務業增長極和水鄉新城國際會議增長極。這為東莞未來會展業的發展規劃了藍圖。
其中,東莞會展經濟集聚區以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為核心,地鐵2號線展覽中心站和穗莞深城軌厚街站兩個軌道TOD為支撐,統籌周邊約6平方公里區域為載體,規劃建設東莞國際會展新城,打造成為東莞的會展產業中心、會展經濟總部基地、國際貿易及采購基地、國際商業服務業特色區域。
打造濱海灣會展服務業增長極,充分利用濱海灣新區的地理優勢,承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強大輻射和外溢效應,重點在品牌推廣、商務旅游、貿易對接、會議論壇、酒店餐飲等方面創新發展空間。
打造水鄉新城國際會議增長極,充分發揮水鄉新城的交通樞紐和水鄉生態的獨特優勢,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大力發展國際會議產業,打造高標準的國際會議中心,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各類事業機構和行業組織的會議需求。
行動計劃已明確,只剩大干快干
藍圖繪就,時不我待。“升級版方案”制定了具體的行動計劃,包括推動場館建設改造,完善展會服務,打造更多東莞會展品牌,以及統籌推進會展業與制造業、服務業、文化產業等各產業協調發展,為各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支撐等。
其中,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將擴容提質,按照20萬平方米室內展館的目標,逐步加以落實,2021年底前,爭取完成新建3-5萬平方米的新展館;新展館建成后,盡快啟動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4至7號展館的更新改造。
規劃建設濱海灣會展服務設施,要把會展服務功能落實在濱海灣新區發展規劃和城建規劃上,對標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打造一個與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資源共享、主動配套、互為補充、共同發展的會展服務功能區。
規劃建設水鄉新城國際會議服務設施,突出以國際會議功能為龍頭,做優做大做強會議服務功能,融合酒店旅游業共同發展,開辟一個集運動健康、休閑度假、文化美食、品牌發布等于一體的系統化高水平國際會議基地。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