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會議圈
2019年7月9日,正在阿塞拜疆舉辦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中國福州舉辦,這是繼2004年在蘇州舉辦世界遺產大會后,中國的又一座古城舉辦世界遺產大會。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7月16-31日在福州線上+線下舉辦)
《澎湃》去年有一篇名為《2020年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權何以“花落”福州》的報道,指出以下兩點理由:
澎湃認為主要是福州和福建的文化底子好:
首先:福州早在1986年12月8日列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三山兩塔一條街”的古城格局保留至今,孕育出三坊七巷文化、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壽山石文化,共有不可移動文物474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24處,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是福州的城市文化基因,也是福州得以傳承的歷史文脈。
其次:福建是文化大省,世界遺產大省,生態建設成就全國第一:擁有武夷山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永定土樓文化遺產,泰寧丹霞自然遺產,廈門鼓浪嶼文化遺產,寧德太姥山、白水洋、白云山世界地質公園,福州茉莉花茶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等一大批優秀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會議圈認為:以上文化底子好是一方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保護遺產的過程之中,福州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特色的保護道路。
這條道路就是政府+開發商+媒體+社區的協同。
這條道路有一個鮮明的時代特點:
在中國傳統文化復興與文化自信的過程之中,“歷史文化復興”和“鄉愁”的話題被不斷討論,政府和地產商業注意到了這個崛起的民間意識形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朱榮遠在一篇名為《鄉愁有力量》的文章中這樣寫道?!敖裉爨l愁被政府大力推至文化自信的高度,還賦予城市用鄉愁文化來彰顯本性,消減千城一面現象的功效?!?/p>
參與福州古建改造工程的人有不少都會提及三坊七巷,不僅是因為它的地位重要,也因為它把“古建保護”的概念在福州落地,經歷過拆、改、留的討論。給了福州人一個“本來要拆掉,但幸虧保下來”的現實例子。在1990年代到2000年年初,關于三坊七巷的討論曾經是“保護文物還是更新為住宅小區”;在不斷被呼吁保護的情況下,這片區域的定位才成了歷史文化街區、“里坊制活化石”。
(三坊七巷為沈葆楨、嚴復、林覺民等眾多名人故居的所在地。現在它是國家5A級風景區,曾被列入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與此同時,城市政策也在這一時期發生變化,2013年起,中央提出“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升效率”, “由擴張性規劃逐步轉向先定城市邊界、優化空間結構的規劃”。拆舊建新不再被鼓勵。
古建保護、鄉村建設的局面也在同一時間有了新的變化。2012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聯合啟動了“中國傳統村落”的調查。在此之前,聯合國發起的“世界文化遺產”曾是中國古建保護領域最重要的成就,而2012年的這項名錄給“世界文化遺產”之外的古建筑、古村落帶來了資金和資源。下鄉去做古建修復成了國內知名建筑師的重要機會。
福州的煙臺山片區在2013年被福州市城鄉規劃局定位“近現代歷史文化風貌區”。在2015年,倉山區政府將煙臺山一塊124.65畝的地塊出讓給福州萬科,變成了“倉前九里”商業地產項目,并在政府主導的“樂群——愛國路街道”改造項目中讓萬科擔任設計、施工方。發出“保護歷史文脈”聲音的人,從此多了地產商。
美籍華裔建筑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筑系主任張永和在文章《煙臺山有一個明確的歷史遺產》中寫到:“現在中國很多城市,甚至鄉村,都轉不過一個彎來,就是文化也好,歷史也好,其實是發展經濟的一個很重要的資源。簡單地說,就是幫著大家賺錢的,而不是跟經濟發展對立的?!边@篇文章和朱榮遠的《鄉愁有力量》一起,被收入福州萬科編寫出版的《福州煙臺山歷史風貌區保護開發實錄》中。
煙臺山片區,改造前的愛國路2號
煙臺山片區,改造后的愛國路2號
這一切都加速了本地傳統文化作為生意的進程。福州本土的雜志《HOMELAND家園》從前是靠走街串巷、挖掘史料內容,主要意義是記錄,現在也有了新的用途和內涵。
《HOMELAND家園》就是基于萬科的這種需求介入煙臺山項目的?!禜OMELAND家園》不僅是其中一家傳播方,還因為擅長做口述史等記錄梳理工作,幫助萬科找到了對煙臺山有記憶點的福州市民,讓他們回憶和定義煙臺山,并做成了系列采訪稿“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煙臺山”。
2019年,《HOMELAND家園》出版了主題為《倉山寶藏》的雜志,總共282頁,詳細介紹了煙臺山項目所在的倉山區的變遷和風貌。在2009年之后,雜志團隊少用模特擺拍和國外攝影師的照片,轉而使用膠片的質地捕捉城市生活的細節。這種風格在《倉山寶藏》上得到了延續,它看上去像一本片區民間志。
倉山區政府為這期雜志買了單。在2018年,政府主導、萬科施工的樂群路——愛國路的古建修復已經有階段性成果,但萬科當時沒有足夠多的宣傳和推廣資金。他們找到了當時擔任倉山區委宣傳部部長的陳甦,希望能一起做更廣泛的公眾傳播,雜志的內容被包括在內,另外還有年輕人參與的社區營造、城市更新論壇等內容。項目最終談成,當時提到的工作后來由政府、萬科和《HOMELAND家園》共同承擔。
這不是第一次政府買單《HOMELAND家園》的內容,這種合作往往都圍繞鄉村建設和城市的社區營造展開。2014年,雜志團隊開始參與了福州市永泰縣嵩口古鎮的改造項目,記錄了當地的人文風貌以及改造的全過程,2016年年初推出了特刊《嵩口慢慢走》,2018年在持續跟進4年后出版了書籍《嵩口模式》。
《HOMELAND家園》和福州的房地產商打交道時間已久,除了早年接受地產商的廣告投放,它還在雜志2008年自負盈虧后,通過幫房地產制作內刊作為收入的來源。這一定程度上為它現在給房企策劃、做宣發積累了人脈。
一個深入的本地故事,而非西式的、高級的腔調,成為當下房地產商常常需要的營銷方式。這是它們在當下語境中差異化的路徑,也是它們面臨新的問題時的應對策略——盡管這往往被講述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情懷。
另一家地產商,陽光城集團位于福州市臺江區的“陽光城檀境”商業住宅項目選擇小區里的榕樹作為居民公共空間的意象,又在小區里開設了“內河文化”主題的藝術館。2019年,他們讓《HOMELAND家園》在藝術館內幫他們策劃了以龍舟為核心、展現福州內核文化的短期展覽?!跋热ラ艠鋸V場,然后看看福州城市內河藝術展,故事講完了,再到樓上看房子”,這就是地產商發明的“去營銷化營銷”。
《HOMELAND家園》在陽光城檀境的藝術館內,幫地產商策劃了龍舟主題的短期展覽。
2014年,習主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為何花落福州也是體現了在遺產保護領域,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會議圈再加一個“模式自信”。
今年cop15(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在云南昆明舉辦,也是對云南不僅生物多樣新(有自由遷徙的大象群),也有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也是對我們多樣性的認可。
如今,談到國際會議,不再首先想到的去北京,去看故宮和天壇,還有更為廣闊的中華大地、中國故事。
本文資料來源《第一財經》2021年6月刊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