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旅行社協會會獎專業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眾信博睿整合營銷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寧國新
《會議》雜志記者 / 閆偉
會獎旅游是高端旅游市場中含量最高的部分,這些產品競爭的是創意和感覺。作為線下面對面的形式,會獎旅游在疫情期間也遭受到了消極影響,但隨著抗疫階段性成功,我國的會獎旅游市場開始回暖,并且呈現出新的變化和特點,諸多國內特色的會獎目的地如雨后春筍不斷“出圈兒”,成功吸引國內諸多會獎旅游客戶的關注和青睞。本期雜志對話中國旅行社協會會獎專業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眾信博睿整合營銷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寧國新先生,了解國內會獎市場發展新情況和新趨勢,特別針對國內會獎目的地建設和發展也交流了觀點和看法,更希望通過全新的解讀為業內帶來多角度的思考。
寧國新
積極:市場總體形勢向好
疫情的反復已經給更多線下活動帶來消極影響,但是從抗疫的局面審視,我國的會獎旅游已經在不可阻擋的強勢回暖中。“與國際市場相比,中國的市場表現力和影響力要好很多。”寧國新認為,雖然疫情對會獎旅游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影響,但是在全國各方力量的努力下,抗疫階段性成功為中國的會獎旅游發展帶來了機遇。作為中國旅行社協會會獎專業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同時又是眾信博睿整合營銷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的寧國新深有感觸,在低迷時刻,市場總量出現萎縮和下降的情況,自然給企業和行業造成了許多不好的影響,企業經營困難,行業活力不足。
“但我們也要分兩方面看待這段時間,停下來的我們有了思考更深層次問題的機會。”寧國新告訴記者,在2020年之前,無論是境外項目還是國內項目,會獎旅游的總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快速發展的背后也隱藏了一些危機和瑕疵,只是在經歷過疫情這樣的大型公共性衛生事件之后,之前的問題逐漸變得嚴重,也成為壓倒一些企業的“最后稻草”。機遇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在磕磕絆絆的停擺時間里,寧國新建議從業者要多審視自己,發現問題,完善自己,“對于企業來說,利用這段時間不斷完善企業服務和標準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寧國新認為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肯定要對行業樹立更多信心,堅持用各種辦法來幫助自己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機遇:國內目的地實力崛起
疫情的影響還在,尤其是國際市場,鑒于復雜多變的形勢遲遲沒有準確的開放時間,因此,出境和入境的會獎旅游業務短時間內無法開展。“國內會獎目的地可以說迎來非常不錯的發展機會。”寧國新也注意到,一些往日并未有所動作的國內城市,無論大小,憑借城市本身的特點,成功“俘獲”一批國內客戶的歡心,也因此看到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會獎目的地快速崛起。“越是困難的時候,目的地也需要做更多的營銷和推廣。”寧國新表示,國內很多目的地已經開始注意到市場的變化,特別是對會獎旅游的理解已經開始發生改變,所以當境外市場和入境市場處于打不開的局面時,國內會獎目的地的機會真的來了。
會獎旅游包含了獎勵旅游、會議活動和展覽活動,對于目的地的要求更高。面對當前的發展機遇,寧國新認為“會獎旅游活動對城市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具有非常實際的影響,因此目的地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
第一,做好政策的準備,好的政策有助于會獎旅游活動落戶目的地。針對大型的會議或展覽活動,目的地的政府管理層更需要接受積極引導,通過對會獎旅游概念的重新審視,為后續引導產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相關政策是否得當是體現目的地對會獎旅游概念認知高低的綜合體現,我認為,政策需要落地執行,而不能只是停留在紙面上。”寧國新建議目的地的政府管理部門加強學習會獎旅游市場的新知識,了解市場運行的規律和變化,適當改進和改善政策的內容、申請流程等,為目的地迎接更多高規格、高頻次的會獎旅游活動做好第一手準備。
第二,做好基礎條件建設,為會獎旅游活動提供場地、住宿、旅游等服務。基礎條件既包括星級酒店、專業會議會展中心等硬件設施,還應該包括升級后的旅游產品和服務等,“我建議目的地在進行基礎建設的同時,一定兼顧后期的升級空間。”寧國新建議,目的地的基礎條件必須符合市場的需求,而不是為建設而建設,更要有一定的升級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形勢。
第三,做好當地旅游產品的升級和換代。與傳統旅游不同,會獎旅游對企業和從業人員有更高的要求,“現在很多目的地的旅游產品和服務,甚至是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已經不適合市場需求,需要進行升級和換代。”寧國新告訴記者,越是高規格的會議、展覽或者獎勵旅游項目,越是對目的地的資源和服務挑剔,如果目的地不能做到實時與市場保持更新,增加產品和服務的內涵,提高從業者的專業認知水平,那么目的地在會獎旅游的領域中就不會獲得持續的高額回報。
第四,做好專業營銷工作,建議與會獎旅游行業從業者一起為目的地出謀劃策。在寧國新看來,國內很多目的地并不缺少富有特點的資源,但難題就在目的地并沒有把真正具有特點的產品推廣營銷出去,“所以我建議目的地管理者一定要與會獎行業從業者合作,因為他們更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的變化,這種合作才是真正有利于,目的地后期的推廣營銷,也有助于更多活動項目落地執行。”畢竟開拓市場并不是閉門造車,一味地以自身為中心,目的地只能開發出偏離市場的產品,寧國新也表示,當前會獎旅游的企業有時間并且也希望與目的地達成緊密合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才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基本準則。
轉型:化被動為主動
機遇的背后是殘酷的現實。疫情的影響斷斷續續存在,行業需要恢復,而企業也面對著許多問題。大型會獎公司憑借雄厚的實力積極應對來自各方的壓力,而部分小型會獎公司卻退出市場,“堅持下來的公司都是對行業和市場的未來有信心的公司,他們在用各種方式存活下來。”寧國新認為,會獎公司在經歷過市場的被動洗牌后,更應該意識到被動服務的窘境。“客戶提出需求之后,我們大部分公司根據需求來完成相應的服務,不但在創新方面無法完成更高級別的迭代,而且會導致企業在市場競爭力方面越來越弱。”寧國新告訴記者,作為依賴創新驅動型的企業,有一部分會獎公司已經在力求改變,當前嚴峻的市場形勢加快了公司改變的節奏。
因為市場的剛需,各類型的會獎活動還將不斷舉行,因此,客戶不希望新舉辦的活動是之前案例的重演,對創新的要求逐漸增高。“這時候就要求會獎公司有將服務產品化的能力,最好是有自主的IP,往往具備這種條件之后才能真正實現轉型和再發展。”寧國新堅持認為,主動創造產品化的服務是未來會獎旅游企業生存的根本之路,企業需要利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對市場進行調研,同時與目的地合作,開發出有更多自主IP的產品,從而反向推銷給服務的客戶,如此才能保證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始終處于領先地位,也會減少突發大事件帶來的消極影響,保證會獎公司獲得“新生”。“在這個過程中,目的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會獎公司更應該注重與目的地的深度合作。”寧國新建議,會獎公司的業務營銷和目的地的資源與服務開發相結合,是當前行業創新的最佳合作模式之一,既可以幫助目的地實現服務的產品化和創新化,又能為會獎公司提供富有特色的解決方案和產品,相得益彰,潛力巨大。
窮極則變,變則通達。中國的會獎旅游市場還在經歷更多變化,這一切是源于疫情的外部矛盾,也是來自于行業本身發展的內在矛盾。通力合作更好過于抱團取暖,前者更注重主動、相互作用,而作為中國旅行社協會會獎專業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寧國新也希望可以發揮委員會的橋梁作用,“除了幫助會員之間溝通之外,我們還是目的地與企業、行業與企業的橋梁,希望結合各方力量來幫助中國的會獎旅游市場取得長足發展。”會獎旅游發展的根本是產業融合與企業合作,在市場運作需要業界聯合協作,更需要重視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組織的改造、創新。陰霾終將過去,中國的會獎旅游產業也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模式和態勢。
小貼士
中國旅行社協會中國會獎專業委員會,簡稱“會獎專業委員會”,是中國旅行社協會的分支機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會展產業相關單位自愿組成。會獎專業委員會通過培訓交流活動、資源共享集采、編制權威數據藍皮書、開展市場推廣和品牌傳播工作,幫助會員發聲,促進中國會獎行業健康、高效發展。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