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著急是沒有用的,一旦火候到了,誰都攔不住,國潮就是這樣。2018年,以中國制造、中國品牌、中國文化、中國科技、中國設計等為基本元素的國潮成為關注熱點,2020、2021年 “國潮+新消費”進入爆發期。這期間,中國品牌的關注度提高了一倍以上,國潮搜索更是上升了528%。很多人因此認為,中國正進入國潮消費的黃金時期。
目前,國潮消費名單上的產品主要是服裝鞋帽服飾產品、文創產品、美妝產品、食品飲料、數碼產品等,前兩者占了總額的近六成。在服裝類產品中,漢服是增長最快的一個品類。據了解,僅某平臺的漢服銷售, 2020年就增加了三十多倍。艾媒咨詢數據顯示, 2021年中國漢服銷售規模會突破100億元。
國潮風正從線上刮到線下,從產品刮到服務,會展行業、文旅行業正日益成為國潮消費的主要受益行業。
上網一搜就能發現,國潮相關的會展活動越來越多,會展活動上,年輕人排隊入場、排隊購買、排隊參與體驗的場景隨處可見。原有的品牌展會更加火爆,包括游戲類、動漫類、潮玩類、設計類、影視音樂類、電競類、文博類、節慶類等,新創的會展活動也大受歡迎,比如漢服節、美食節、國潮會、市集等。
文化和旅游行業提供的主要是服務與體驗,相比于其它實體產業,文旅行業的國潮風來的稍晚些,但勢頭很猛,后勁十足。
文旅行業國潮風的基礎是中國文化、中國科技、中國設計,是中國元素與時尚潮流的有機融合。沉浸式演藝就很有代表性。沉浸式演藝活動起源于西方,但以中華文化為基礎的新劇目大有后來居上的勁頭,聽一聽這些名字就知道,這里面刮得是中國風:《只有河南》、《經海山》、《紅色檔案室》、《南京喜事》等。專家認為,近一兩年國內新推出的沉浸式、互動式演藝活動,不僅中國文化特點濃厚,時尚性、潮流性、藝術性及可觀賞性等,也都越來越好。
在動漫、游戲、電競、潮玩等領域,國潮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抵擋的時代潮流。
IP領域也一樣。IP的概念及很多知名的IP都來自西方,可現在的情況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以中國文化作為內容的原創IP品牌,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的普遍選擇。
為了推動文化和旅游消費,各地紛紛推出夜經濟與文旅消費類的會展活動,而這些活動的核心元素也是國潮。“杭州奇妙夜”主打的就是國潮風,目的地、博物館、文創、非遺、演藝、科技、藝術、美食、電競、潮玩、宋服、互動、市集等,產品+服務,體驗+銷售,開創了中國文旅國潮消費活動的新篇章。“姑蘇八點半”則在另外一個角度尋求突破,將全城的重要文化旅游資源統一在“姑蘇八點半”這個活動品牌之下,讓一系列國潮元素,包括市集、美食、盲盒、劇本殺、戲劇節、演唱會、音樂劇、體驗劇、購物節、啤酒節、狂歡、設計周、雅集、非遺、燈會、文博等,變成了一個整體。
國潮風刮到哪里,投資的熱點就會出現在哪里。投資專家分析說,繼上一階段的互聯網投資熱潮之后,國潮消費將成為下一階段投資的熱點賽道。文旅行業自然也在其中。
國潮+文旅,至少可以為我們帶來以下幾點啟示:
一、弘揚中國文化,重點在年輕人身上,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將中國文化與時尚潮流相結合,融入到年輕一代的消費當中;
二、我們講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那么國潮就是最為理想的表現方式之一;
三、文旅行業要高質量發展,國潮消費就是最好的抓手,而且一旦在這方面實現突破,產業升級換代的目標就很有可能會早日實現;
四、國潮消費,對于會展、文旅等從業者而言,一定是一個好機會,不管是對于機構還是個人。
作者:王青道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會議》雜志總編輯、中國會議產業大會秘書長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