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AI)潮流中,各行各業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特別是隨著Open
AI的Sora模型的亮相,人類再一次站在了科技變革的十字路口。Sora模型憑借其高度逼真的文生視頻能力,不僅在技術圈內引起轟動,也使得會展業界開始重新審視今后的發展。筆者親身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對會展業的潛在沖擊,由此思考會展業從業者應如何調整航向、迎接挑戰。
筆者創辦的英國梅森會展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森會展”)作為一家開展歐洲展會與活動營銷業務數十年的Agency(服務機構),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巨大變化與影響。比如,在收到客戶展臺設計需求時,在其描述上提交理想的AI生成圖,這令設計工作事半功倍。
英國倫敦Big Data and AI World(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世界)展覽近日舉辦。貴州代表團確定參加此展后,還未開啟買家邀約模式, 就收到了人工智能“Anna Moss”的問候以及合作意向。這極大地提高了參展商了解展會信息的速度,增加了參展商與主辦方、買家的互動頻率,提升了沉浸式體驗感受。
近日, 世界廣告研究中心(World Advertising Research Center)在一篇文章中引用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一位高管的發言稱,約三分之二(63%)的首席營銷官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戰略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有55%的人會受其影響并改變與代理合作伙伴的關系。
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顛覆了很多原有的模式。在剛結束的亞洲創意節(Spikes Asia)小組討論會上,IBM亞太區營銷與傳播副總裁 普里西拉·凱米(Priscilla Kim)提及,過去的代理合作伙伴是內容創作者,現在他們更多地轉向內容策展人。
S4 Capital創始人兼執行主席馬丁·索瑞爾(Martin Sorrell)也在Spikes Asia演講中表示,“媒體策劃和購買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主要的控股公司可能在媒體策劃和購買方面雇用了20到25萬人。三年后將不會有這么多人。人數將大大減少,因為6500億美元的數字媒體產業可以通過算法減少”。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速發展,品牌保護變得特別重要。特別關鍵的是建立品牌安全的管理框架,原因是品牌希望從代理那里獲得幫助,尤其是涉及“隱私、內容憑據以及所創建內容的法律責任”等問題。
3月13日,歐洲議會正式通過了歐盟《人工智能法案》(以下簡稱《法案》),以確保人工智能開發和應用者的安全和遵守基本權利,同時促進產業創新。
《法案》在五方面做了明確規定。
一是禁止的應用。《法案》對于有可能侵犯公民權利的某些人工智能應用進行了限制,包括基于敏感特征的生物識別分類系統,以及從互聯網或閉路電視攝像頭的面部圖像中無針對性地抓取面部圖像以創建的面部識別數據庫。其中包括工作場地和學校等重點場所。
二是執法豁免。原則上禁止執法機構使用生物識別身份驗證系統(RBI),除非在詳細列出和嚴格定義的情況下。只有在滿足嚴格保障條件的情況下,“實時”RBI才能部署,例如其使用在時間和地理范圍上受到限制,并且需要特定的事先司法或行政授權。此類用途可能包括對失蹤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搜尋或防止恐怖襲擊。使用這種系統進行事后(后遠程RBI)被認為是高風險用例,需要與刑事犯罪相關聯的司法授權。
三是對高風險系統的義務。對其他高風險人工智能系統(由于其對健康、安全、基本權利、環境、民主和法治的重大潛在危害)也規定了明確的義務。高風險人工智能使用的示例包括關鍵基礎設施、教育和職業培訓、就業、基本私人和公共服務(例如醫療保健、銀行業)、執法機構的某些系統、移民和邊境管理、司法和民主進程(例如影響選舉)。這些系統必須評估和減少風險、保持使用日志、透明且準確,并確保人力監督。公民將有權控訴影響其權利的高風險人工智能系統并獲得解釋。
四是透明度要求。通用人工智能(GPAI)系統及其所基于的GPAI模型必須符合某些透明度要求,包括遵守歐盟版權法和發布詳細的培訓內容摘要。那些可能造成系統性風險的更強大的GPAI模型將面臨額外的要求,包括進行模型評估、評估和減輕系統性風險,并報告事故。
五是必須明確標記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音頻或視頻內容(deepfakes)。
技術的更新總是伴隨許多新的機遇,國家層面也推出了非常多的支持創新和中小企業的措施,以便于創新人工智能投放市場之前開發和培訓創新人工智能。
當下,從醫療保健和金融到交通運輸和教育,人工智能正在改變各個領域。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正在產生重大影響的一片領域,也許是并不經常被提及的會展行業。
隨著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展會變得更加高效、個性化和數據驅動,組織者和參與者的體驗顯著提升。網站、電子郵件營銷和在線注冊簡化了宣傳活動和管理參與者的過程。視頻演示、交互式展示和社交媒體營銷進一步豐富了展會展示形式。聊天機器人可以實時回答參與者的問詢,AI 動力分析可以優化活動布局,機器學習算法可以根據參與者的偏好提供個性化內容。
人工智能在會展業的力量活動中已經得到極大的應用。
首先,增強個性化。AI方便展會組織方根據每個訪客的需求量身定制體驗。通過分析訪客偏好、過去的互動等數據,AI算法可以為展品、研討會或演示生成與訪客興趣相符的個性化推薦。
其次,智能導覽。AI驅動的導覽系統利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無縫引導訪客參觀展覽,提供實時導航,并在途中突出顯示感興趣的點。
再次,沉浸式虛擬現實(VR)體驗。AI可以與VR技術結合,打造將訪客帶入不同世界的沉浸式體驗。通過利用AI算法,VR展品可以根據用戶互動調整響應,營造真正互動和引人入勝的環境。
再其次,智能互動裝置。AI驅動的互動裝置可以通過智能響應訪客的動作來吸引他們。如一個感應運動的裝置可以檢測到訪客的動作,并生成相應的視覺或聽覺反饋,營造獨特而具有互動性的體驗。
最后,智能數據分析。AI算法可以分析展會期間收集的大量數據,為組織者提供寶貴的見解。通過了解訪客行為、偏好和參與程度,組織者可以優化未來的展會、改進內容傳遞,并提高整體訪客滿意度。
人工智能將展覽轉變為動態的、個性化的旅程。通過將技術與創意相結合,組織者可以吸引訪客并為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總而言之,在人工智能如此強勁的發展勢頭下,會展業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作為6月英國人工智能大會(AI Summit)大中華區的總負責機構,梅森會展將在Sora模型等AI技術的助力下,為會展業描繪未來新藍圖。
來源:中國貿易報
作者:鄭喆 系英國梅森會展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