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青道
俺叫啥?告訴你吧,叫技術,T-e-c-h,Tech。
先溫柔地批評一下:人家美國的老布,就是《技術的本質》的作者Brian Arthur說了,我給你們帶來了舒適的生活和無盡的財富,成就了你們經濟的繁榮。一句話,你們的世界因我而改變。可你們明顯缺乏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情懷,不愿意跟我互動,不關心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有什么愛好與特點,這也就算了,可連我有什么能力,我能幫你們干些什么,你們都不太關心,這叫我覺得有些奇怪。沒辦法,還是我主動點吧,必須要上趕子做買賣。
我的性格什么樣?你未必都了解:
◆ 我是工具,很有用。人們都說我是工具,沒錯,當工具也挺好,可以提高效率,可以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枯燥的問題娛樂化;
◆ 我是生命體,能夠進化。這可是老布說的。比如從1.0到2.0、3.0、4.0等等,新技術都是從原有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我是由許多功能性模塊構建出來的。許多新的設計都是對已有的模塊進行篩選并重新組合而成的,每次加進來的新東西其實并不多;
◆ 跟人一樣,我也喜歡漂亮的外表。就像人們喜歡用優雅的服裝和精美的配飾來裝點自己一樣,我也愿意給自己強大的內核穿上時尚、簡約、靈動的衣裳,讓你們一見我就說”哇”;
◆ 創新?創業?別忘了,我是其中的核心。
關于我,有些問題要搞搞清楚:
◆ 新技術得花很多錢。不一定吧。大部分技術工具不用花多少錢,比如使用云技術等;
◆ 現在挺好的,不需要新技術。Out了吧,要么是思維方式有問題,要么就是懶惰。其實,有時候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應用,就可以改進作業的流程,讓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有趣。記著,別拿忙不過來做借口,雷軍說得好,不要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懶惰。
還是我來給會議技術分分類吧:
會議市場主要有兩種會議類型,一個是社團會議,另一個是企業會議。兩者相比,社團會議涉及的環節更多,尤其是會前。這樣的話,以大型社團會議做模板來構建技術流程,是比較合適的。大型社團會議的三大塊兒:
◆ 會前:宣傳、營銷、注冊、收費、廣告、交流與互動等;
◆ 會中:流程、嘉賓、后勤、住宿、會場、對接、用餐等環節的管理,以及簽到、互動、抽獎、評選、分享、調研等;
◆ 會后:評價、投票、互動等。
除此之外,技術公司還會從不同的場景與重點環節來提供服務:
◆ 營銷:幫助社團類會議開展市場推廣與營銷;
◆ 社交與互動:旨在加強會議參與者各方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 展覽服務與業務對接:幫助社團類會議做好展商、買家、贊助商等系列服務;
◆ 現場視聽與互動服務:以硬件為基礎,為各類會議提供視聽與互動解決方案;
◆ 與會議場所相關的解決方案:視聽、網絡服務、翻譯等;
◆ 視頻技術:視頻的策劃、制作、傳播;
◆ 會議市場的交易服務:酒店、場地及供應商的搜索、匹配、交易、支付等。
最后,還得告訴你會議技術的發展方向在哪里:
◆ 綜合化:一個技術供應商最好能夠提供更多更系統化的技術與設備服務;
◆ 互動化與體驗化:通過交互、場景等方式增強會議的交流、互動效果,提升會議體驗;
◆ 娛樂化:一切能夠為會議參與者帶來愉悅感受的技術與手段必將大受歡迎;
◆ 智能化:更多智能化的手段將被應用到會議當中,包括LBS、機器人、3D打印等;
◆ 在線化:越來越多的環節,包括流程管理與控制、交流與互動、娛樂以及市場交易等都將更多地遷移至線上。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