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高興的是,中國會議展覽業在智慧化方面終于邁開了步伐,雖然起步有些晚,但誘人的前景總是讓人心動——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夠將自己帽子上的標簽由“勞動”密集型換成“技術或者智慧”等偏時尚類別的。
會議展覽業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產業領域,共性特征與個性特征一樣鮮明,這就為技術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或許正是由于這方面的原因,我國會議展覽業的互聯網與計算機智能應用到今天還沒有能夠取得出色的成效。
要說對于智慧化的渴望程度,會議展覽業算是眾多服務業態中排在最前面的之一,因為會議管理及服務中大量的簡單勞動、重復性勞動都可以為先進技術所取代。技術工具或者平臺運用得當,不僅能夠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還能夠增加運營管理及服務的規范化程度,改善人們的會議展覽參與體驗。
且不說中國的互聯網技術及應用已經處于全球領先的位置,中國的計算機智能、視聽技術、會議展覽活動設施與設備的自動化等,也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績——智慧化的條件已經比較成熟,就看會展業如何行動了。
關于智慧會展的概念。利用互聯網、計算機智能等先進手段,提高會議展覽市場運行與項目運營管理及服務的效率,改進參與者體驗。與此相關的做法或解決方案都屬于“智慧會展”的范疇。
智慧會展的主要內容。實踐表明,要解決這個復雜行業的智慧化問題,大一統的解決方案很難行得通,拆分式的思路效果會更好。綜合分析,中國會議展覽業的智慧化,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會議展覽城市的智慧化。
為什么把會議展覽城市的智慧化放在第一個位呢?會議展覽活動策劃及運營管理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找到理想的舉辦地——一個能夠最大程度滿足會議展覽活動參與者各方訴求的地方。在這樣一個會議展覽活動十分集中的地方,大量外來的會展訪客在與城市內的資源進行對接的時候,如果只能通過傳統的低效率方式的話,中國會議展覽業的智慧化體系就一定存在重大缺陷。
展覽城市、會獎目的地城市的資源,既包括B端所需的會議展覽專業設施及服務資源等,也包括C端——會議展覽活動參與者作為城市訪客在“吃住行游購娛”方面的需求。會議展覽城市的智慧化解決方案,既可以以城市或者區域為單位,獨立構建自己的系統,也可以在實現區域智慧化之后成為全國性平臺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二,會議展覽市場資源鏈接與交易的智慧化。
要為這個復雜的行業提供普遍接受的在線交易與資源鏈接平臺是一項很困難的事情——這些年人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收獲卻不大,就是一個證明。統一的解決方案行不通,拆分式的思路如何?中國會議展覽業未來發展中不能沒有跨區域的平臺,所以它一定會出現,不管以什么樣的方式。
第三,會議展覽設施的智慧化。
很多會議展覽場館都有一個內部使用的運營管理系統,雖然很重要,但客戶、客人無法參與,因而對于智慧會展的貢獻就沒有那么大。會議展覽場館的智慧化主要包括:場館或酒店本身運營管理的智慧化;會展設施的智慧化;會展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參與各方在線交流與互動的智慧化——將設施管理方、會展活動主辦及服務方、參展參會者等都囊括其中。這樣的話,中國的智慧會議中心、智慧會展中心、智慧會議展覽旅游綜合體設施就誕生了。場館設施的智慧化系統既可以獨立,也可以與城市的智慧會展系統、行業的會展或會獎平臺進行連接。會展場館及會議酒店是會議展覽活動最終實現的地方,智慧會展目標訴求中“效率”與“體驗”水平的高低,都與此有關。
第四,會議展覽活動運營管理及服務的智慧化。
龐雜的會議展覽市場,其實是由數量眾多的單個項目累加而成的。也就是說,要提高會議展覽市場的總體運作效率,就得想辦法從單個項目著手。先不說影響單個會議展覽項目智慧化的外在因素——資源及其它關聯因素的組合方式,一個典型的會議展覽活動的智慧化主要應該包括策劃、運營管理及服務三個部分,在時間接續方面又分為會前、會中和會后三段。那么,理想的會議展覽項目智慧化運作方案,就是要將所有相關的人,所有能夠通過線上完成的工作,都盡可能集中在一個統一的系統之內。
想象智慧化的未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最后的智慧化狀態可能是,大家處在一個理想的在線生態環境中,不僅產業鏈各方固定的角色定位不復存在,傳統的活動組織程序和時間接續模式也會被打破,整個生態鏈條內部隨時都會發生各種不同方式的新組合,整個體系運作高效而有序。
智慧會展,或者說會議展覽業的智慧化,是一個漸進與聯動的過程,其中任何一方的積極動作,都會給整個系統的智慧化進程產生正面影響。前期摸索與調整階段的節奏會比較慢,可一旦關鍵環節實現突破,整個智慧化系統就會進入快車道,然后勢不可擋。(文章改編自《中國貿易報》)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