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视频观看无毒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6080理伦片午夜少妇|国产精品69xxx|91香蕉视频免费看

青道觀點:如果不再以“大”為榮,我們剩下的還有什么

分享
  我們生來就是一個以“大”為榮的民族,這一點已經刻在了骨頭縫里。
  夸人,我們會說:看人家,真大氣!說別人不好,就說他(她)“小心眼兒”。所以,我們以“大”為榮——大城市、大公司、大家族、大手筆、大家風范、大氣磅礴。如果你請別人吃飯,一定要到“大餐廳”,不能到“小店”,那樣會讓人覺得“小氣”,盡管很多人都認為在“小店”里吃東西比“大餐廳”里更可口;送禮品,最好是“大塊頭”,甭管它好拿不好拿、好用不好用;會議中心、會議酒店當然要建“大”的,至于是不是實用、是不是方便,那就再說了。
  參加過推介會的人都記憶深刻——幾乎所有人都會把可能的“最大”、“最牛”的詞兒都用光——只有“缺心眼兒”的人才會說“我的會議中心最大宴會廳的面積在這個城市排第八……”
總而言之,千萬別說“小”字,否則領導不高興,身邊的人也不高興。在中國,這一點誰都懂,用不著專人來教。可外國人就沒有中國人這么“懂事兒”,他們經常當著我們中國人的面,說“大”不好。ICCA(國際會議協會)亞太區總監Noor先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
  中國會議產業快速發展的“證據”有很多,其中一條就是ICCA中國區會員數量的不斷增多,以及該協會亞太區負責人來中國大陸地區的頻次大幅提高。前些天CIBTM上與Noor聊天,他告訴我說,這是他今年第七次來大陸——這個數量應該是上一年度的一倍以上。他已經來了多少次以及未來還會再來多少次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每次來參加會議或者活動——我今年已經和他一起開過三次會了,他都會公開對中國的“大”文化表示不解和不滿。在他看來,中國的確是一個“大”國家,但什么事兒都以“大”為榮,就一定會給人夸夸其談、不求實效的感覺。他說,會議中心的用途是給人開會,“大”或者“小”都不是可以用來夸耀的東西——方便、舒適才最好。有一次,站在空曠的會議中心設施里,他無奈地說,你們總說“大”的好,可我覺得會議中心越大,就可能意味著體驗感越差。他還說,你們的宣傳片、宣傳材料、講話稿里面都愿意說自己多牛,可這些與會議策劃人、參會者真正想要的東西并沒有直接的關系。有一次他還當著一個朋友的面說,I don’t like your video(我不喜歡你們的視頻)。
中國確實是個大國,有著巨大的會議市場,既需要大型會議城市,也需要大型會議中心和會議酒店,這本來沒有什么問題,何況“最大”、“第一”、“最多”等標簽性的詞匯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傳播意義,可我們總是抱著這個東西吃飯顯然是不行的:
  第一,轉變觀念——從量到質。
  溫飽時代,中心詞是“短缺”,人們最忌諱的就是人家說我們窮,說我們小氣。后來有了錢,有機會就顯擺,這種心理完全可以理解。可如今時代變了,消費升級的步伐正在加快,人們看中的不再僅僅是與“數”和“量”有關的外在的東西了,內在的品質,已經開始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
  第二,會議開始進入體驗時代。 
  會議開始進入體驗時代,就是消費升級在會議與獎勵旅游產業的體現。所謂會獎體驗,就是人們在整個會獎活動參與過程中各種感受的集合。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獎體驗將逐步成為衡量會獎活動運營管理及服務質量的核心指標。然而要創造愉悅的會獎體驗,只有“最大”和“第一”之類的外在指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深入研究會獎活動參與者在不同階段、不同場景下的細節感受。標準變了,關注的焦點變了,很多東西都要跟著變。會獎旅游的創新,只能從這里開始。
  在會獎體驗的框架思路下,人們的需求日趨多樣化,“大”——大的會獎目的地、會議中心、會議酒店只能滿足特定的會獎活動需求,比如大型會議及活動、需要多樣化選擇的會獎活動等。而大多數會獎活動,則會尋找適合自己的目的地及場所。未來,會獎活動定制化的意味會越來越足——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這時候,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有特色,或許就是最佳選項。
要創造超乎預期的會獎體驗,在大部分情況下,“大”卻是那個需要挑戰的對象,用Noor的話來講就是:You should challenge your BIG(你們要挑戰自己那個“大”)。是的,“大”和“多”往往意味著體驗感差、冷冰冰、選擇性焦慮程度高等。
  的確,除了那些與“大”有關的表現外在的東西,比如“豪華”、“高端”、“頂級”,以及那些“交通便利”、“資源豐富”、“人杰地靈”等套話之外,我們可以洋洋得意的東西真的不多。如果說包括會獎旅游在內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是一次萬里長征的話,前面走過的五千里是搭框架——以“大”和“多”來充塞我們的些許虛榮,那么后五千里需要的則是建內容——那些真正能使我們屹立于強者之林的東西。
返回 頂部
微信公眾號:會獎CMIC
只為美好會獎世界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