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獎旅游產品是高質量旅游服務的象征,是旅游業面向未來之作,也是目的地升級換代的重要發展方向,所以開發會獎產品與開發一般意義上的旅游產品有很大的差異。憑感覺和經驗就能奏效的大眾旅游產品開發模式,在這里就會失去效力。脫離了對于高端會獎群體消費習性的跟蹤與研究,就很難研發出具有強勁生命力的高端會獎產品。如果你是一個會獎產品的研發者和設計者,想象一下你面對的人群的需求特性——較高的鑒賞能力、豐富的旅游經驗、超乎尋常的體驗期待以及對于細節服務的百般挑剔等,你就會清楚自己所面臨的挑戰與以往有多大的不同。
開發會獎產品,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基礎性工作:
高端人群的消費心理分析。
眼下,沒有多少人敢說自己對于新時期旅游消費的特性及其走向了如指掌,因為我們正處于消費市場轉型與消費者分層的重要歷史發展階段,中高端消費者——人口學分類、社會學分類等的消費特性正在變化與形成之中,所以做出準確判斷會有一定的困難。不過,把以往的關于大眾旅游的思維邏輯收拾起來,別讓它干擾了你對高端市場未來走向的判斷,這一點應該記在心里。那么如何了解高端消費者的心理特征呢?從哪里開始做工作最合適呢?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矛盾現象:同為中高端消費者的會獎、旅游及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在評價別人提供的服務的時候顯得很有鑒賞力,也異常挑剔,可輪到自己的時候卻完全變了樣——經常會把粗糙的服務、簡陋的禮品等提供給高端會獎客人。也就是說,反過來想想你自己想要什么,會獎產品的開發或許就有了一半或者更多的答案。
場景與體驗研究。
絕大部分的會獎產品是要通過一定的場景把服務提供給會獎客人的,而會獎客人則是通過細節體驗獲取這些服務的。會獎產品的效果如何,取決于客人在體驗過程中對于細節服務的感受。也就是說,客人在特定場景下的細節感受決定了會獎產品的成與敗。雖然人們的感受是主觀化的,但影響人們主觀感受的場景和體驗細節則是相對客觀并量化的。所以,研究會獎旅游的場景和體驗,是研發會獎產品的基礎。如果你想讓自己的會獎產品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和盈利能力,那就只能把著力點放在這個地方。
會獎群體細分研究。
消費層次越高,人群的細分就變得越重要。會獎旅游成敗的核心在于體驗,而不同細分人群有著不同的體驗需求,而且對于同一個體驗項目,不同的人群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綜合來看,會獎人群的細分角度可以有:
人口與社會細分:
年齡、性別、職業、收入、教育、家庭、民族、國籍、宗教、社會階層
消費心理細分:
生活方式、個性以及B端采購與C端消費之間的不同特點等
行業細分:
汽車、醫藥、IT、快消、時尚品、奢侈品、金融等
其他
目的地資源及要素梳理與分析。
會獎產品的基礎是旅游產品,或者說,在旅游產品基礎上開發會獎產品是一種簡單可行的方法——雖然并不是所有會獎產品都來源于此。因此對于旅游產品的梳理和分析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哪些是旅游與會獎共用產品?現有旅游產品能否提煉、升級出理想的會獎產品?旅游產品升級需要添加哪些要素——政府行政手段?先進技術?還是特殊設計?
有了基礎性的數據與研究結果,就可以著手會獎產品的設計了。創建會獎目的地,實際上是要以目的地為基礎構建一個會獎產品體系。那么,要開發成體系的會獎產品,就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產品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
季節
這里面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設計為體現目的地季節特色的產品;另一個是要留意那些看似對季節敏感性不強的項目,因為它們也會由于季節差異而給高端客人帶來不同的感受。理想的會獎目的地,一方面需要做到每個季節來開會,都能體驗到目的地最棒的東西;另一方面還要做到每個季節都不讓高端會獎客人獲得不良的旅游體驗。
時段
主要涉及到白天與晚間、工作日與節假日等。會前、會后可以全天安排旅游體驗活動之外,晚間活動怎么辦?這一點往往被忽略。很多目的地在一年中的兩三個季節中都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會議一般要持續兩三天時間,有一場體驗性很強的演出當然不錯,但那只能占用一個晚上,而且對于第二次到訪的客人,還得有其他解決方案。對于周末或節假日大眾旅游比較擁擠的目的地,如何設計會獎產品需要動些腦筋。
消費層級
即便是在中高端消費層面上,最好也要再設定兩個或更多的消費層級——更多選項會激發人們的消費欲望。比如主題宴會或酒會、高端體驗活動、演出活動、禮品或其他產品等,均可這樣做。
體驗層級與參與程度
不同的人群對于體驗層級與參與程度的追求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較刺激的項目,更多的人則喜歡相對溫和的,不過幾乎所有人都愿意參與到項目中去,只不過愿意參與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團隊特性
會獎產品通常是以團隊的方式來消費的,而且這種團隊與觀光旅游團隊有很大的不同——會獎旅游體驗不僅是與會者獲取快樂的方式,還是相互間建立社交關系、增進情感的有效途徑。從總體上說,會獎產品還要體現會獎團隊成員的平等性。
會獎產品的分類及其特點
吃
會獎活動的參與者到了一個目的地之后,除了有效完成會議相關的工作之外,最關注的一件事兒就是“吃”。因此,開發與“吃”相關的產品將成為一個永恒的話題。與會獎團隊相關的“吃”大致有:自助餐、宴會或酒會、宴請、特色餐、美食、美食DIY、禮品等。除了自助餐之外,大部分與“吃”有關的消費都可以轉化成產品形態,以便于購買和銷售。
住
“住”是旅游要素中消費分級最完善的一個,不過近幾年出現的新的受歡迎的住宿方式——民宿、精品、特色、露營等,對傳統的星級式分級法提出了挑戰。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即便是最有體驗感的住宿方式也很難單獨成為一個完整的會獎產品——需要與餐飲、娛樂、交通等合作構建成為產品組合。
行
“行”的方式也開始多樣化——除了長途旅行所用的飛機、高鐵以及短途旅行常用的大巴之外,其他的出行兼娛樂方式還有直升飛機、越野車、小火車、熱氣球(跨區域甚至太空旅行)、房車等。傳統的出行方式可以通過添加特殊服務內容變成新的會獎產品,新的出行方式則可以自成一體或者與其他項目合并成為一個項目組合。
游
常規的旅游景點和旅游項目也會進入到會獎客人的選擇清單之中,只不過高端客人并不想簡單地走馬觀花——旅游產品轉化為會獎產品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體驗性的大幅提升。實現這種轉化的另外一個要點是,在“游”的過程中體現高端客人的“尊貴感”。
購
高端人群在會獎目的地的“購”是所有旅游要素中最難把握的一項——他們不再為溫飽而購買,也不會因為一般的原因把大包小包的東西從外地帶回家,包括一般性的土特產和旅游禮品。那他們需要買什么呢?基本方向可以作出判斷——那就是與他們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個性等有關。這些可能的購買內容會變得越來越個性化、情感化。這就意味著簡單的批量化的購買方式越來越不受歡迎。但這并不是說購買能力強勁的高端客人不需要在目的地購物,而是說他們購買的內容和方式正在發生重要變化。這就為會獎旅游中“購”類產品的設計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娛。
娛樂項目是最具市場潛力和想象空間的一個領域,不僅是當地的自然、文化資源可以設計成娛樂產品,新技術也能憑空創造出魅力無窮的娛樂場景。娛樂產品可大可小,大到主題公園,小到十個八個人參與的一個互動項目。人們追去娛樂的天性,會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而被不斷地激發出來,而且沒有窮盡。
社會經濟發展了,很多新東西都會出現,會獎旅游產品就是其中之一。人們需要的會獎產品究竟長啥樣,沒有多少人能說得很清楚,不斷地探討、嘗試、總結然后再提高、再完善,恐怕是唯一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