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世紀末到二戰前的兩百多年時間里,全球出現了一系列有利于會議發展的現象,主要有:
第一,資本主義從萌芽到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生產、貿易的發展。
現代商業領域的兩大類組織就是從這一階段逐步成長起來并發展壯大的——企業及企業集團、行業商會及協會等。我們知道,生產活動、商貿活動都不開群體之間的溝通與協作,而要溝通及協作,就離不開會議。
第二,大學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逐漸增多。
第三,西方國家的政權變得越來越強大,會議作為其管理工具的重要性日益顯示出來。
商業貿易的發展,促使各個國家加強內部統治,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這一階段政府會議的模式,除了議會這種常用模式之外,國內工作性會議、國際政府間的會議等,在數量、規模、頻率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
第四,鐵路、航空的發展,為跨地域面對面活動等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
1825年,世界上第一條鐵路在英國誕生,1830年美國也建成了自己的第一條鐵路。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上天空,1919年3月,法國開辟了世界上第一條國際民航客運航線。可以說,沒有不斷進步的交通運輸業,就沒有現代會議。
第五,酒店業的發展、會議中心及會展中心的出現,促進了會議的專業化進程,提升了會議的效率,改進了參會者的現場體驗。
酒店是專業的住宿、餐飲及會議場所,它的出現和發展,有力地推動了會議的進化。1851年,世界上第一個會展中心——The Crystal Palace在英國投入運營,更是將會議的運作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第六,《羅伯特議事規則》的問世,標志著會議的專業化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1876年,用以規定現代人開會方式的專門著作——《羅伯特議事規則》出版,該書對于會議程序、規則及參與者在會議中的角色扮演等,都做了詳細的界定和說明。
第七,城市與會議的關系進入良性互動的新階段,為現代會議產業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1896年,世界上第一個城市“會議局”(Convention Bureau)在美國底特律誕生,標志著會議的進化進入到了會議與城市協同發展的新階段。
總之,這一時期,現代會議所需的一些主要條件已經基本具備,現代會議與會議產業的曙光已經顯現出來。
這一時期國際上的重要會議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01、政府間的國際會議
維也納會議。1814年5月至1815年6月舉辦的維也納會議,是歐洲近代史上第一個重要國際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根據反法聯軍與法國簽訂的和約,商討戰后事宜,確定戰后秩序。通過本次會議,維也納體系得以確立。
巴黎和會。1919~1920年,協約國同德國的盟國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亞在巴黎舉行的會議,商討戰后事宜,簽訂一系列和約。該會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歐洲、西亞和非洲資本主義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雅爾塔會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英、蘇三國首腦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雅爾塔舉行的會議。1945年初,德國法西斯臨近滅亡,反法西斯戰爭接近最后勝利。本次會議的目的是,加強相互信賴,協調戰略計劃,盡快結束戰爭,安排戰后國際事務。
02、國際學術會議
國際鼠疫會議。1910-1911年,中國東北和華北爆發了一場鼠疫,大約5萬人因此失去生命。為此,中國政府邀請11個國家委派專家出席在奉天(今沈陽)舉行的國際鼠疫會議,以進一步確定鼠疫的性質,并提出有關預防措施建議。1911年4月在中國舉辦的國際鼠疫會議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國際鼠疫專業會議,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際學術會議。
索爾維物理學會議。索爾維物理學會議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會議。1911年10月,會議創建人索爾維先生邀請包括居里夫人在內的當時世界上杰出的科學家,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探討物理學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該會議每三年舉辦一次,后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斷,后來又繼續舉辦。
03、政府主導的重要會議
美國制憲會議。1787年在費城舉辦的美國制憲會議,制訂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憲法:《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相關閱讀: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