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是英國開創了會展中心建設的先河,那么會展中心的發展壯大則是在大洋對岸的美國。世界上第一個會展中心設施是1851年建成的the Crystal Palace,位于倫敦海德公園之內,目的是為了承接有名的“1851大展”。這個會展中心面積接近100萬平方英尺,可以安排1300個展位。會展中心建設的接力棒在1876年傳到了美國的費城,叫做Philadelphia’s Memorial Hall,也是為了承接一個展覽——“1876世紀大展”(Centennial Exposition)。美國會展中心建設的步伐就此拉開帷幕。
會展中心之所以能夠在美國城市中蔓延開來,原因其實并不復雜——會展中心至少在兩個方面可以為城市發展做出貢獻:一是城市建設。會展中心往往是城市中心區的標志性建筑,由此形成的廣場以及由廣場連接的商業、餐飲、酒店、娛樂、辦公等設施,不僅是市民交流與活動的理想場所,更是這個城市與全國乃至全球密切交流的舞臺。人們清晰地感覺到,有了會展中心之后,城市與國家、世界的距離近了,市民的精神面貌也因此而發生了變化;二是經濟發展。展覽對于早期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展覽會成了商品交易的重要渠道。在展覽會上,人們不僅可以從現實的交易中獲取利益,還可以透過熙熙攘攘的參與者人群,深切地感覺到經濟發展涌動的潮流,進而獲得奮發向上的動力。展覽如此,后來發展起來的會議也大致相當。城市發展會議產業的動力當然也是來源于經濟。
從十九世紀后期到二戰結束前是美國會展中心建設的第一階段。除了費城之外,1893年芝加哥也建設了自己的展覽館,并成功舉辦the World`sColumbian Exposition。二十世紀初建設并投入運營的會展中心設施,最有名的是大西洋城的BoardwalkHall,時間是1929年。這一階段的會展中心實際上是“展覽館”(exposition hall),目的是舉辦各類展覽會。雖然1896年世界上第一個城市會議局——底特律會議局(convention bureau)成立,標志著會議開始進入美國城市管理者的視野,但會議真正成為一個新的產業形態,兼具會議、展覽甚至住宿等功能的新型會展設施——會展中心(convention center)成為城市的首要選項,還得到二戰結束以后。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到二十一世紀初,美國城市政府投資興建的會展中心設施已超過五百個。戰后會展中心建設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到八九十年代基本告一段落。從這一階段開始,美國城市的會展設施已不再是單純的商品交易場所,它已經演變成了現代城市思想交流與業務合作的綜合性平臺,成為了城市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象征。在很多人看來,一個城市如果想要與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同步,想要成為現代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就得有一個會展中心。
從功能特點上看,美國會展中心大多是兼具會議和展覽兩種功能的,不過也有少數設施只是單一的會議或展覽功能。在會議展覽兼具的會展中心設施中,展覽功能往往占據建筑面積的大多數,平均約占四分之三,會議占四分之一。大部分會展中心都有關聯的酒店設施,要么是在空間結構上連為一體,要么在步行范圍之內。在二線以上的城市中,會展中心臨近區域有兩座以上的五星級酒店是很常見的事情。
與美國的經濟總量相比,單個會展中心的體量并不算大。到目前為止,美國最大的會展中心是芝加哥會展中心——McCormick Place,可用會議展覽面積約二十萬平方米,而全美超過十萬平方米的會展中心也就十來家。從多家會展中心改擴建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可以發現,城市相互間攀比會議展覽面積的情況并不多見。它們之所以要擴建或者新建會展中心,主要是出于城市自身發展的需要。
從使用率上看,雖然一些一二線城市會展中心的使用率可以高達六成以上,但由于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會展設施的使用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所以平均下來,也就四成多。
雖然美國還有新的會展中心在規劃與建設之中,但更多的情況是改建、擴建和升級。比如,現在的芝加哥會展中心就是經過數次改擴建而來的,它最開始只是大湖邊上的一個小建筑,而現在儼然成了一個頗具影響力的綜合性國際會展中心設施。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更是經歷了十四五次的改擴建。
美國會展中心現階段的改建、擴建及升級,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增加會議、展覽面積;二是提高便利性;三是常規性修繕;四是智慧化升級。
美國會展中心有不少是當地的地標建筑,但總體說來,外形看起來很特別、很古怪的卻不多。看來,把會展設施當地標只是相對的,實用的會議展覽功能,便捷的流線,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所以,從遠距離看,或者從天上看,美國會展中心建筑好像沒有那么光彩奪目。
有必要說明一下,美國還有規模小一些的會議中心,叫conference center,數量也有數百家。這一類會議中心通常是由企業、學校以及酒店、景區等投資興建的。企業和學校建設的會議中心有時候也會對外出租,但更多的是自用,而酒店、景區等投資會議中心,主要是為了增加功能,擴大客源,提升設施及區域的吸引力。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