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業務處于暫停狀態中的時候,大家一定利用這段時間為今后長遠發展做了不少工作吧?
從業者A——
大家都不約而同想到了培訓。我們一開始覺得員工需要開拓眼界,多聽多看。所以,推薦一些云上的會獎類講座給大家。這種講座也有很多,每天都有人在各種群里推送。但是聽了一些,發現效果不好。主要是內容空泛,沒實質的東西,大多是在給自家公司做軟廣,都是口號性東西,沒干貨。后來我們自己組織了學習內容,包括活動策劃、流程控制、目的地知識等等,大家反饋比較實用。同時,我們把每一次培訓都委托給一個業務部門來操辦,當作一個活動來辦,然后各個部門組織的活動進行評比競賽。活躍了氣氛,也鍛煉了大家對于項目的掌控能力。最后,我們在一起分析每次活動優點和不足,讓大家在參與中,提高自己。
從業者B——
正好利用了自己的視頻會議系統,開展了許多次培訓,包括請了外部的行業專家給大家講課。立足于讓大家業務上的融合,以自己的長項為基礎,發展新的能力,學習新的知識。畢竟會獎這個行業需要的是博學的專才。我們業務涉及到展覽、國際會議、企業會議、培訓、市場活動、出境考察、獎勵旅游等等多領域,之前大家都是各司其職,通過培訓,讓大家能更多地理解會獎不同門類業務的特點。
從業者C——
在疫情期間,開展了云培訓活動,組織大家重溫學習業務規范,并且將這幾年做過的案例回顧總結,把代表性案例的亮點以及失誤,都讓項目負責人以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平時也難得有這樣的時間,讓大家集中交流學習,效果挺好的。這也是為今后業務恢復打好基礎。
后記:截止稿件完成的日期,全球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已有500多萬例,對于未來世界政治和經濟的發展與合作,各個國家的學者專家都越來越趨于悲觀。“伴疫生存”這一情況好像也越來越要成為現實。對于會獎行業來說,國際市場環境正在變得愈發的艱難和不可確定性。而這個五一假期,數據顯示國內游客接待量達1.15億人次,隨后的5月7日,國務院更是下發了“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的通知,可以看到,國內市場正在逐步的恢復。那么,對于會獎企業來說,轉向重點布局國內市場,深挖國內業務,可能已成為現下主要的業務路勁和增長點。除此之外,“伴疫生存”下的會獎企業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嘗試和更大膽的創新,畢竟我們真的是做太平盛世買賣的。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