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直想寫一篇文章談談公關和營銷的區別。
因為公關和營銷是EVENTS(活動)和Communication(傳播)均有交集,公關活動,營銷活動,公關傳播,營銷傳播,公關顧問,營銷顧問,往往在現實之中容易被混淆,誤用。
這不,正巧這幾天會展BEN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核心觀點是用PRIME取代傳統的MICE。
什么是PRIME?會展BEN已經給了詳細的說明。其中PR是公關,I是整合營銷+獎勵旅游,M和E不變,依然是Meeting和Events。
公關既然與營銷是并列的,做公關策劃的貌似也在做營銷策劃,那么怎么能有效的區別呢?
會展人讀書會曾經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其中書友的書友小聶同學,給了一個比較明確的區分方法,我覺得比較簡單明了。
營銷:就是通過自己的傳播和行為樹立形象,其本質是自己說自己好!
公關:就是通過聯系和籠絡他人,讓他人幫忙說我的好!
營銷和公關的交集是傳播,讓價值、觀點、審美通過自己或他人的口傳播出去,改變目標受眾對某事物的形象和認知。
這樣一來,貌似有點一分為二:凡是自己說自己好的行為就是營銷,凡是讓別人幫忙說自己的好的行為就是公關。
盡管這個解釋和區分有點武斷,但是其一,我暫時找不到能夠反駁這個觀點的理由;其二,這樣的解釋很接地氣,比書上關于營銷和公關的理論解釋更易懂。
為了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不妨舉例來證明。
發布會,比如小米發布會,小米公司自導自演,雷軍的PPT演講,本質上是營銷。
如果小米的發布會邀請了政府領導出席講話(一般是表揚和肯定),那就是公關。
如果小米的發布會邀請了媒體,如果新聞通稿是自己寫的,第一視角發給媒體轉發,這就是營銷。如果邀請了媒體,邀請媒體達人進行品鑒,調查,訪談之后,以媒體視角進行發文,這就是公關行為。如果同樣邀請了媒體,但是媒體采訪小米的創業歷程,對小米手機的情懷,這本質上是營銷。如果,小米發布會邀請了粉絲、明星助陣、大call,那么這就是公關活動。
某明星向媒體爆料自己的隱私,獲取關注,這本質上是營銷活動。某明星邀請媒體刪除黑稿,希望媒體以正視聽,這就是公關。
再回到政府,政府也有公關和營銷。
中宣部、文化部門、央媒弘揚中國文化和價值觀,這是營銷。因此,文化系統,宣傳系統,新聞系統有營銷的性質。
統戰部、中聯辦這樣的機構,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他們做的工作,本質上有公關的屬性。那么這也就是為什么上海公共關系的主管部門屬于市委統戰部的原因了。
一個家庭除了矛盾,自己親自負荊請罪,這是營銷,這是改過自新。如果矛盾達到了自己無法解決,去找柏萬清、找老娘舅、找對方的閨蜜幫忙解決,這就是公關活動。
一個工廠出現了泄露事件,自己召開新聞發布會,盡管邀請了媒體,本質上是營銷。但是邀請媒體做第三方獨立調查之后發布新聞,這本質上是公關。
一個要藥廠做廣告沒辦法做,需要請主任醫生在自己的演講報告或者衛星會之中介紹這種藥品的療效,這屬于公關傳播的屬性。
因此,能不能搞定第三方,包括媒體、協會、政府部門、專家學者,發揮他們的影響力為自己說好話,這就是公關。
很多時候,媒體、協會、政府部門、專家學者也是公關顧問公司的核心資源,這就是為什么邀請領導也是一種商業行為,是可以定價的,只不過很多時候領導們被邀請了(被商業化的賣了,還不知情),所以公關公司的人脈資源很重要。
MICE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需要人脈的行業。人脈信任和背書很重要。
因為有一個現象叫做“塔西佗陷進”,在某些危機時候,你自己做了錯事,哪怕是正確的事情,一旦失去了公眾的信任,就再也無法取信于人,這個時候就需要第三方的力量來緩和。因此,媒婆、和事老、說客具有公關性質。
不得不說,MICE企業有的說自己是營銷公司,有的說自己是公關公司,有的說自己二者都是。那就讀完此文,對比一下自己的資源和活動的性質吧。
不得不說,二者有融合的趨勢,這就是整合營銷,整合公關的意思吧。
文章來源: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