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鵬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
內容提要:會展活動及會展業,對于產業發展,尤其是區域重點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這種促進作用之所以能夠產生,是與會展的功能和特點直接相關的。本文試圖通過對于會展及其功能特性、會展活動成功案例——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等的分析,找到通過會展促進產業尤其是區域重點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會展及會展業、區域產業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會展 產業 促進 案例 建議
一、引言
無論是作為產業形態的會展業,還是作為會展業組成部分的會展活動,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產業角度看,會展業屬于現代服務業的范疇,為各行各業提供服務,成為其產業鏈、服務鏈、價值鏈的一個環節,并以“先導者”、“推動者”的角色發揮能動作用;從會展活動角度看,作為企業運營、銷售、服務的工具和手段,會展活動在企業品牌拓展、市場營銷、同行交流、新技術新產品發布及推廣等過程中,作用不可替代。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產業經濟發展中,不能沒有會展活動、會展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會展之所以能夠推動產業發展,是與其獨特的功能和特點直接相關的。當然,會展活動在區域產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要想發揮出來,一方面需要有地方支持政策、配套手段、產業環境的配合,另一方面還需要地方完善的會展設施、會展政策、會展服務鏈的高水平服務提供支持。本文擬從會展功能及特點入手,分析會展對于區域產業發展產生促進作用的內在邏輯,并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會展與產業、會展與城市之間的互動關系,理清會展推動區域產業發展的思路,找到區域借助會展推動重點產業發展的有效方式,為我國新時期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會展、會展的價值與會展的特點
(一)會展及其價值
會展,主要指的是會議(meeting,conference,convention)和展覽(exhibition,expo,show)。有時候,人們也會用“會展”來表示“會展業”和“會展經濟”。在國際上,人們通常將包括會議、展覽、節慶、賽事、演出等基本活動形態稱為“活動”(event),由此形成的產業叫做“活動產業”(event industry)。因此,在日常社會經濟生活中,人們也經常把具體的會議、展覽項目稱作“會展活動”。
會議、展覽既有各自的特性,并因此形成相對獨立的產業形態——會議產業和展覽產業,也可以相互融合,協同發揮作用,形成“名副其實”的“會展”及“會展業“。兩者相互獨立,是因為它們在內容、形式、功能特點等方面有很大差異。簡單地說,它們各有各的價值;兩者相互融合,是由于兩者之間有很強的互補性,由兩者協同組成的會展活動平臺,無論是對于組織者還是參會者、參展商等,都傾向于價值最大化。
會議/會議業、展覽/展覽業、會展活動與會展業關系示意圖
(二)會展的特點
1、會展活動的主要特點
(1)平臺性
會展活動具有很強的平臺特性。會展活動以一定的時空條件為基礎搭建的信息交流與業務合作平臺,為與會嘉賓、參展商、參會者、參觀者、贊助商等,提供了一個公平的價值交換機會,為參與各方獲得預期效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從小的方面說,會展活動是思想交流、業務拓展、信息傳遞、商貿合作的平臺;從大的方面講,會展活動又是國際國內話語權、行業規則制定及發布的平臺。
(2)流量性
會展活動的開展是以人流為基礎的,而人流又為信息流、資金流、商品流、物流、技術流等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從業者與業界同仁的思想交流、商務社交、業務合作,企業的品牌傳播、新技術發布、新產品推廣等,都離不開會展活動創造出的巨大人流。與此同時,線下會展活動也為線上交流、線上線下互動提供了流量基礎。
(3)互動性
互聯網時代,線下會展活動之所以還能夠蓬勃發展,就是因為面對面交流與互動可以解決很多線上解決不了或者解決不好的問題,比如思想碰撞、問題討論、技術研討、商務社交、業務洽談、產品體驗、新老客戶情感互動、投融資合作等,而這些問題正是產業從業者獲取進步、產業企業拓展更大市場空間所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
(4)風向標性
行業會展活動通常扮演著行業發展風向標的重要角色。如果說會議能夠體現行業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的話,那么展覽則是不折不扣的行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手段的發布舞臺。也就是說,如果想要了解一個行業的最新動態,參加一下該行業最具影響力的會議展覽活動就可以了。
2、會展業的主要特點
(1)產業鏈長
會展活動及其服務于各行各業的特性,決定了會展業有著很長的產業鏈,從其主要層面的會展策劃、會展運營管理及服務、場地、技術與設備、公關與廣告、媒體、文化旅游、科研與教育、交通運輸、消防安檢、海關、銀行等;再到其關聯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產業園區以及各相關實體產業,涉及的行業和領域幾乎無所不包。
(2)帶動性強
首先是對于消費的帶動性。會展業引發的巨大人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帶動當地文化旅游業、交通運輸業、商品零售業、房地產業等的發展。人們常說的會展業“1:9“的拉動系數,指的就是會展業對于區域消費的帶動性。此外,消費類展覽會還可以直接促進區域商品及服務的消費增長。
其次是對于重點產業發展的帶動性。會展活動的特點告訴我們,相關產業的品牌性、高端性會展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速產業要素聚集,催生新業態,帶動產業升級,推動區域重點產業快速發展。
其三是對于科技發展的帶動性。推動科技發展不是一句空話,它需要落實到具體的方式上,而高端會展活動就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會展活動,不僅可以探討交流新科技、新產品相關的問題,還可以高效傳播新科技、新產品相關的信息,推動最新科技成果落地,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規模化。
其四是對于城市基礎設施及城市管理的帶動性。大型會展活動既需要大型會議展覽中心及配套的住宿、餐飲等設施,還需要地方政府提供高效的城市協調管理服務。換句話說,要想吸引重要會展活動,創建有吸引力的會議展覽城市,就需要有一流的會展及其配套設施與高水平的城市運行管理能力。
其五是對于區域知名度、就業與稅收等的帶動性。重要的品牌性、高端性會展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舉辦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而吸引更多商務客流,增加更多商貿交易、項目投資合作等,這一點已經被社會各界所廣泛認知。此外,會展業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業和稅收,促進區域社會進步,市場繁榮。
三、會展促進產業發展的途徑
(一)會展助力國家產業發展戰略的落地與實施
在落實國家重點產業發展戰略方面,會展活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會展活動及其所搭建的思想交流、信息傳播、業務合作、項目洽談、投融資對接等平臺,是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的重要途徑。以工業與信息化系統為例,近些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出臺產業政策,并圍繞產業政策落地,組織了一系列相關領域的國際性、全國性會展活動,搭建起思想交流與產業合作平臺,宣講最新產業政策,推動新技術、新成果落地實施,加速催生新業態,鼓勵產業資源聚集,最大化地推動中國工業和信息化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近些年成功舉辦的高端品牌性會展活動包括:
l 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
l 中國算力大會
l 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
l 世界機器人大會
l 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
l 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l 世界集成電路大會
l 中國5G發展大會
l 世界物聯網博覽會
(二)會展平臺從多層面推動區域重點產業快速發展
會展的功能特點使其成為地方政府發展重點產業最有力的抓手之一。會展平臺產生的人流、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物流、商流,使地方政府、相關產業企業及其從業者從中獲益,進而有力推動區域重點產業健康發展。
會展對于區域重點產業發展促進方式示意圖
四、會展、產業、城市之間的互動關系
(一)會展、產業、城市相互成就
一個健康、活躍的現代城市,既離不開產業經濟,也不能缺乏高質量會展活動。會展活動的開展需要城市提供的一系列支持條件,包括基礎設施、會展設施、酒店及餐飲設施、文化旅游、交通運輸、城市管理、政府協調等。反過來,會展活動又會對城市的產業發展、社會進步、城市建設、城市運行及管理等產生積極影響。同理,重點產業的發展也需要城市提供良好的環境,而這些產業的發展也會反哺城市。對于城市而言,會展又是其發展重點產業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說,會展、產業、城市三者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協同發展,共同奏響一曲現代城市蓬勃發展的美妙樂章。
知名會展活動+城市重點產業一覽表(部分)
其中,成都是我國會展、產業、城市協同發展的典型代表城市之一。2019年,成都推出會展與產業一體化實施方案,構建出一套“會展+產業+功能區+投資貿易”的會展產業鏈促進體系,聚焦66個功能區,梳理出119項會展活動與產業,形成一體化推進行動模式,有力推動成都產業經濟快速向前發展。
(二)會展幫助城市提升產業能級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首席研究員儲祥銀教授認為,會展活動在產業發展的全周期均可發揮積極推動作用:研發期可以推廣新理念,催生新產業;成長期可以促進要素合作,加速產業聚集;成熟期可以加強營銷推廣,擴大市場規模;衰退期可以推動技術轉移,促進產能合作。會展活動可以根植產業,融入產業,研究產業,服務產業,引領產業,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全面提升產業能級。
無錫是我國物聯網發展的代表城市之一,2022年全市物聯網產業規模已達4000億元。截至2023年初,無錫物聯網企業數量已超過13000家,形成三大產業集群,在很多重要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從2016年起開始在無錫舉辦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物聯網行業博覽會。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廣泛匯集全球技術前沿信息,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全面展示產業發展和行業應用的最新成果,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產業進步和融合發展提供了交流合作平臺。博覽會發布了《物聯網標準化》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白皮書,《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以及一系列物聯網新技術新產品成果。
世界物聯網博覽會與無錫物聯網產業協同發展,不斷推動無錫乃至江蘇、全國物聯網產業能級提升,為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多手段協同促進城市產業發展
由于其所具有的平臺性、流量性、傳播性等特征,會展活動可以與地方政府的各種產業促進手段有機結合,提升產業促進的效率和效果。這些手段包括:產業園區建設與推廣、產業政策宣講、重點城市推介、目標企業拜訪、投資商實地考察、項目對接洽談等。
五、“中國5G +工業互聯網大會”與區域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一)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及其特色亮點
1、大會基本情況
由工業與信息化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自2020年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首屆以來,至今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四屆。習近平總書記向2020首屆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發來賀信,指出“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四屆大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精心策劃、加強組織,為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為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提升我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水平,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為推動湖北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作出了較大貢獻。
其中,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參會領導規格再創新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致辭并宣布大會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金壯龍部長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對繼續扎實做好“5G+工業互聯網”各項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大會。大會共舉辦1場開幕式、2場專題會議、20場平行會議、N場特色活動,14位知名院士、400多位來自政產學研用的重量級嘉賓到會。包括中國商飛、東風集團、寶武鋼鐵、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信科、華為等31家龍頭企業在內的超2000家企業、26個省區市超1萬人參會,湖南省作為主賓省組團出席,網上直播觀看超過2000萬人次,是歷年來參會人員最多、參會范圍最廣的一次。
2、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特色亮點
(1)聚焦前沿領域,智庫力量八方云集
大會邀請周濟、鄔賀銓、李培根等14位知名院士、國內著名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專家教授,以及20余家頭部企業主要負責人,聚焦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趨勢、前沿科學技術創新、各自領域實踐應用等方面作主旨演講,共同探討“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新趨勢、新路徑。同時,圍繞ICT技術、智慧醫療、工業互聯網標識、產教融合、智慧電力等領域舉辦20場分論壇,多方位探討,促進“5G+工業互聯網”向縱深發展。
(2)圍繞四個維度,重磅成果集中亮相
大會圍繞“戰略需求、生態共建、創新引領、產業主場”四個維度,集中發布30項重磅成果。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指南》《2023年5G工廠名錄》等產業政策文件。16家產業智庫、行業協會、高校院所、頭部企業等聯合發布《數實融合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武漢倡議》,倡導共建良好生態。《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典型案例》《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輿情研究報告》等一批行業成果和研究報告發布。
(3)創新宣傳形式,會議影響廣泛深遠
以中央媒體為代表的300余家重要媒體對大會進行了報道,截至12月1日,推出各類新聞報道6800余篇,微博、微信公眾號、論壇文章等3.22萬余篇。其中,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重點央媒對大會進行了重點報道,大會獲得了廣泛深遠的社會影響力。期間,通過現實和虛擬結合打造的彰顯湖北、武漢特色,突出“5G+工業互聯網”特點的夢幻元宇宙燈光秀,引發廣大網民交口稱贊。大會AI會刊、專屬數字藏品等創意內容頻頻“刷屏”“出圈”,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5G+工業互聯網”創新成果展上,109家企業集中亮相,現場展示最新實踐及成功經驗。
(二) 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有力促進湖北數字經濟產業快速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并對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作出重要部署。
湖北省緊抓“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鄂舉辦的大好時機,將大會與湖北省數字經濟產業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湖北省政府及相關部門、數字經濟產業界,積極深入地參與到大會的各個環節中,通過思想碰撞、品牌傳播、合作洽談、項目簽約等,使得產業界人士、企業、相關政府部門等大受裨益,為湖北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邁入快車道,鋪平了道路。
2022年湖北省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了2.4萬億,比2020年增長37%;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3789億元,比2020年增長57.7%。湖北省編制《湖北省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湖北數字經濟強省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明確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出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若干措施》(數字經濟13條),兩年來,“數字經濟13條”共落實省級財政資金超2億元,支持項目379個,帶動社會投資約31億元。2023年,湖北省財政新增5億元數字經濟專項資金,并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湖北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助力湖北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出《湖北省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加快推進5G和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
截至2023年6月,湖北省建設5G宏基站9.6萬個,其中超過6.5萬個宏基站為“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召開后新建,5G網絡從2020年武漢試點建設,到目前已實現全省城區深度覆蓋、縣域連續覆蓋、鄉鎮全通達,行政村5G通達率超過55%。湖北建成武漢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武漢)、“星火?鏈網”區塊鏈超級節點、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等一批戰略性、先導性國家級網絡重器。武漢市成功入圍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名單和國務院信息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督查激勵名單。宜昌、荊門入圍第二批全國千兆城市,襄陽市、宜昌市獲批住建部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城市。
5G應用加速推進。全省5G全連接工廠達到238家,兩年共遴選省級5G全連接工廠61家,其中武船重工和中韓石化5G工廠被評為國家級5G全連接工廠。組織“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湖北區域賽,發布5G應用優秀案例集,武鋼有限5G智慧鋼廠項目獲2021年“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一等獎。
工業互聯網實現突破發展。截止2023年6月底,武漢頂級節點接入二級節點32 個,三年增長26個;累計標識注冊量達到102.14億,三年內增長近50倍,累計標識解析量 112.15 億次,累計接入企業節點數量13035。三年來全省共建成37個企業級、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湖北格創東智成為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零的突破。加快推動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目前全省上云企業達到4.8萬家,三年增長了1.2倍,上云覆蓋率達到48%左右。深入開展試點示范,在汽車、電子信息、鋼鐵等行業涌現出一批典型應用案例,累計入圍國家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44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15個,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領航應用案例10個。
六、對于地方政府借助會展活動發展重點產業的建議
(一)創建會展活動品牌
品牌化是會展活動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只有做成品牌,會展活動才會擁有足夠的影響力,進而獲得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創建會展活動品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主辦方、承辦方、支持方以及參展商、參會者、贊助商等相關方通力配合。要創建會展品牌,做好以下幾項工作是很必要的:
首先,科學而穩定的頂層設計。良好的頂層設計是行業會展品牌建設的基礎。會展活動頂層設計主要包括項目的目標與定位、規模、參與者范圍、價格、舉辦時間、會期、場地、內容、形式、活動設置、日程框架、傳播、營銷與銷售、運營管理、技術手段、服務等。頂層設計除了要有現實性和前瞻性之外,還要有一定的穩定性,以方便潛在參與者做出預判,提前做好各種準備。
其次,定位要高,參與者范圍要廣。一個足以推動產業發展的品牌性會展活動,其定位一定要高,最好具有國家性、國際性的特點。參會者、參展商的來源范圍一定要廣,既要照顧到舉辦地的利益,也要更多地吸引國際、國內其它地區的參與者,以保證平臺的價值交換具有足夠強的支撐力。
其三,規模和重復參會率要有保證。品牌性會展活動的規模需要有一定的穩定性,以確保參與者的價值訴求得到充分滿足。根據國際會展活動運作的基本經驗,品牌性會展活動的重復參會率、參展率一般不低于七成。
其四,要有一定量的資金盈余。對于一個品牌性會展活動而言,地方政府的資金支持很有必要的,但應該是短期的。一個典型的品牌性會展活動一定是良性運營的,它必須要有足夠多的收入和一定數額的盈余,只有這樣它才可能組織更多的優質資源,讓參與者群體得到更好的收獲。
(二)打造會展+產業的平臺
從理論上說,會展活動就是一個平臺,它可以通過價值交換使參與各方的利益最大化。但從實踐的角度分析,要使一個會展活動平臺實現價值最大化,有很多需要做。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只有不斷提升會展活動平臺的價值,才可能充分發揮出它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的作用,為此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成本才能夠獲得足夠好的回報。建議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其一,深入研究供需雙方的需求,組織優質買家和供應商,促成更多交流與合作。會展活動的核心價值是促進供需交流與合作。那么,組織足夠量的買家和供應商,制定詳細的買家計劃、供應商成長計劃,促成更多商務交流與合作,就是必須要做的工作之一。
其二,除了會中效果需要確保之外,還要做好會前、會后工作。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參加行業會展活動,需要提前很長時間做各種準備工作,包括擬發布的新技術、新產品,擬洽談的合作項目,擬約見的新老客戶,擬參加的培訓,擬交流的話題,等等,才有可能在短短幾天的會展活動期間取得更好的效果;活動期間按照提前做好的工作計劃,完成各項預定的事項,實現參會參展目標;活動之后,企業還需要做出系統性的總結,持續跟進落實活動期間的項目簽約、新老客戶約定等。也就是說,行業會展活動只是企業營銷、銷售的一個節點。對于會展活動組織者而言,道理也是一樣,如果沒有長時間精心的準備,就不可能有活動期間的精彩表現,沒有會后大量細致的客戶回訪、滿意度調查,就不可能有下一次更有成效的會展活動。
其三,線上線下相結合,全方位服務于產業企業。僅靠會展活動舉辦期間線下的思想交流、合作洽談是不夠的,主辦方、承辦方還需要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號、頭條號、抖音、微信群等線上渠道,加強與會展活動參與者之間的交流。休會期間可以舉辦各種形式的研討會、座談會、推介會等,線上線下相結合,密切與會展活動參與者群體之間的關系,并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三)組建專業運營團隊
會展活動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因而組建專業運營管理團隊,就成了做好這項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博鰲亞洲論壇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新時期運作效果良好的高端會展活動之一,就是因為它嚴格按照現代會展活動的運行規律辦事,專業的運營團隊,加上專業的研究機構——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創新會展內容和形式,推出專業研究報告,豐富會展活動體驗,使該論壇始終充滿活力。
(四)完善會展生態
會展產業在一個區域內通常表現為會展生態鏈條,鏈條成員相互協同,共同發揮作用。換句話說,一個大型會展活動要想獲得成功,離不開舉辦地會展生態圈相關各方的高效協同服務。那么,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完善會展產業生態體系,與發展其它產業一樣重要,甚至比后者更為緊迫。會展業屬于現代服務業,服務于各個行業,因而是城市產業發展的基礎。有了完善的會展產業鏈條,一系列高質量的會展活動才可能得以完成,城市產業經濟才可能健康快速發展。完善的會展生態,不僅包括良好的基礎設施、會展設施、賓館酒店、會展設備等,也包括高水平的政府服務、專業會展服務、相關技術服務、文化旅游服務等。
會展與產業經濟的良性互動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不斷進步的。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會展業還沒有發展起來,會展活動的策劃、運營管理及服務也不夠成熟,因而會展對于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也不會太明顯。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會展的專業性、品牌性持續提高,會展生態不斷成熟,會展對于產業發展的積極帶動作用就日益顯現出來。面向未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會展與產業必將在雙方的積極互動中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強大。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