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經濟與會獎旅游目的地
最開始談到內容經濟,主要是指,互聯網平臺、互聯網服務提供者要有符合用戶需求的內容做基礎才能獲得持續性發展。后來延伸到娛樂領域,說的是,如果沒有一定的深度,缺乏有價值的內容作支撐,娛樂節目是不可能永遠“娛樂”下去的。不管是互聯網、娛樂或者別的什么領域,“內容經濟”強調的都是商業運行模式中內容的重要性,再先進的科技,再有人氣的節目,都得以內容為基礎。
內容很重要,幾乎無人不知,可將內容上升到“經濟”層面,就有點意思了?!皟热萁洕钡年P鍵是“內容”的商業化,說白了就是如何拿“內容”賺錢。
那么,內容經濟與會獎旅游有多大關系呢?從理論上講,任何產品及服務都是由內容和形式兩部分組成的,不存在所謂的脫離了形式的內容,會獎旅游也不能例外。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將會獎旅游分為兩大塊,一個是會獎活動組織者獨立完成的工作,另一個是會獎活動產業鏈的供應商需要做的事情。前者的工作內容有策劃、組織等,后者則包括策劃、運營管理及服務等方方面面。也就是說,會議及活動的內容,包括主題、議題、話題、研究報告、演講人、嘉賓等,基本上都是組織者所在機構的事情,會獎產業鏈的供應商能幫上忙的地方不多。那么是不是會獎旅游服務提供者就沒有“內容”可言了嗎?當然不是。會獎活動從策劃、運營管理到落地執行的各個環節中,都有相應的“內容”作支持。比如會議中心,它不可能只是一個水泥建筑物,沒有具體的服務“內容”,政府服務、DMC服務、旅游服務、餐飲服務等,也都有相應的“內容”。如果撇開會議組織者的工作不說,只談會獎旅游行業的“內容”,那就離不開會獎旅游目的地。對于現在的目的地而言,講“內容”,并且將其上升到“經濟”的高度,可以說很有現實意義:人們越來越重視會獎旅游體驗,沒有“內容”,何來體驗?要提升會獎旅游目的地的競爭力,沒有“內容”,競爭力從何而來?由此看來,中國會獎旅游目的地,不僅要做好“內容”,而且還要拿“內容”來賺錢。在這方面,好像沒有更多選擇。
關于內容經濟,有幾點值得思考:
第一,對于新內容的強烈需求,是中國社會向更高層次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對于好內容的需求是一種長期的、持續的行為;
第二,互聯網、人工智能及其他高新技術越發達,人們對于內容的要求會越高,需求量也會越大。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只是一種載體,沒有恰當的內容,再好的技術都將沒有價值;
第三,體驗經濟的實質是內容經濟,缺乏高質量的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內容,就不會有高質量的體驗,更不會有經濟方面的高回報;
第四,內容經濟中的“內容”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內容”,它是根據不同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的需要,經過再組織、再創造而產生的新的“內容”。比如文化——中國有著多元而深厚的文化,但這些文化典籍、文化思想不可能直接拿過來變成現今消費者所需要的、與社會發展潮流相匹配的“內容”,只有經過再加工,這些 “內容”才能被消費;
第五,內容經濟中的“內容”必須有人買單,才能真正成為我們所說的“內容”。也就是說,“內容”只有變成商業鏈條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能賺錢,才有價值。所以,什么叫“好內容”呢?就是能賺大錢的“內容”;
第六,內容經濟絕不排斥好的形式,而且反過來說,好的內容一定要配以好的形式,做到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換句話說,只有內容和形式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贏得商業上的成功。因此,我們必須兩手一起抓,一方面不斷創造好的內容,另一方面積極尋找先進的表現方式,包括新技術、新應用、新設計、新創意等。
關于會獎旅游目的地,內容經濟的理念至少可以在思路上為我們提供以下幫助:
一,對于目的地而言,“內容經濟”的對應詞是“門票經濟”。如果要將傳統旅游目的地升級為會獎旅游目的地,客人類型由原來的觀光客變成了“會獎+觀光”,那就要調低“門票經濟”的權重,增加“內容經濟”的份額;
二,會獎旅游目的地的競爭,將由原來的以硬件設施為核心的基本構架,逐步轉化為以“內容”為主導的綜合性競爭模式。也就是說,除了告訴別人,你有多少個會議展覽中心、多少個高星級酒店、多少個景區等之外,你還得說,你有哪些產品及服務,這些產品及服務的內容是什么,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哪些體驗和有價值的幫助;
三,內容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合作經濟、共贏經濟。由于人們需要的是升級換代了的“新內容”,而這些“內容”是很難從傳統旅游目的地的土壤中“自發”產生的,它需要借助外力,共贏合作;
四,從思路上說,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應用、新設計、新創意等,是推動內容更新換代的有效方式。很多時候,只從“內容”角度下功夫是不夠的,從新的形式著手,用形式帶動內容,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比如會議中心引進了一套智能導航系統或者一套智能顯示系統,那就會倒逼會議中心為客人提供創新性的服務;一個DMC開發了一套智能會議服務系統,這就為它的創新服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與國內一流的文創設計團隊合作,那就有很大概率從當地文化土壤中提煉出符合當代消費潮流的“新內容”。
總之,挖掘新內容,并將這些內容商業化,是我們面臨的一個不小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得處理好內容和形式這兄弟倆的關系,內容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因為內容是根基,但也不能忽略形式,因為充滿現代感、設計感的新形式,往往會激發人們對于內容的消費,使得效益最大化。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