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我不知道做最真實的自己能讓我變得如今天這般富有。如果早點知道的話,早就這么做了。
——奧普拉?溫弗瑞
百度了一下,“真誠”的意思是真實誠懇,沒有虛假,反義詞是虛偽、虛假。
我在想,為什么從小到大都有人一直在教我們誠實做人,真誠待人,父母教我們、老師教我們、企業管理的專家教我們,到如今互聯網的先行者們還在教我們,為什么真誠就這么難以做到?為什么真誠需要用一生來學習?
心理專家認為,人們做不到真誠,不是因為他們不想這樣做,是因為自己內心的自卑等負面情緒過于強大。孩子們撒謊,主要是因為在強大的成人世界里,他們顯得過于弱小。長大了之后還不夠真誠,是因為這些負面情緒沒有被清理干凈。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們的自信心會隨之增強,通過虛假信息為自己撈取好處的必要性就越來越小了。企業也是一樣。創業期的企業誠實守信困難會比較大,進入成長期和成熟期之后,企業的運營管理日趨完善,毛病自然就越來越少了。可是社會有社會運行的規律,商業有商業奉行的法則,有人背離,就會受到處罰。我相信,每個人、每個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付出過這方面的代價。
互聯網是一個強大的信息放大器,因此有人說“互聯網輸不起”。真誠地評價自己,真誠地對待消費者,你會獲得積極的、有吸引力的能量。消費者、員工和媒體都愿意幫助一個真誠的人取得成功。
Dave Kerpen說,真誠意味著言行一致。在商業領域,真誠意味著加工流程與你描述的情況一致,意味著你要提供與你描述相同的產品與服務。工作頭銜、口號和廣告都是承諾,都是需要向員工和消費者兌現的。沒有人愿意同虛假的人建立聯系,更不會有人期望與不守信用的人做生意。
Dave Kerpen建議說,在互聯網時代,放下官話、套話和那些言不由衷的話,努力做一個真實的普通人。這樣做的好處是,人們會接受一個真實的你,也會容易原諒你所犯下的錯誤。Jeff Pulver在他的演講“在互聯網時代示弱”中說,展示弱點能讓你找到一種與他人建立聯系的方式。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真實情感,因為這可能就是你贏得人們好感的最強有力的工具。
在具體操作方面,專家建議,要盡量避免太過正式或者單調地回復消息、帖子,記住要用普通人交流的語氣——對話式的、簡短的、溫馨的,也就是與朋友聊天的那種方式。在社交媒體中加入個人色彩的內容,比如幽默和個人趣事。
真誠能帶來信任,也能帶來利潤。商人踐行自己的信仰,就會贏得相同價值觀的客戶與員工的支持,因而也就容易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好吧,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個真誠的普通人。
(王青道“互聯網思維觀點分享”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