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道觀點:影響中國會獎市場走勢的10個基本要素
會獎業是一個敏感度很高的產業形態,不僅是行業內部,其他很多行業、領域的變動,都可能會對會獎市場的運作及走勢產生影響。從現階段中國會獎市場運行的特點分析,影響其走勢的主要因素有:
1、經濟形勢。作為會獎市場的主體,企業在經濟形勢看好的時候,愿意花更多的錢在會議、活動及獎勵旅游上面。反之,企業就會削減一部分開支,而會獎活動則首當其沖。雖然社團會議,包括行業會議、學術會議、社群活動等,不直接與經濟形勢掛鉤,但這些會議的最終買單者主要還是企業,所以經濟形勢的好壞早晚還是會在社團會議市場上反映出來。
2、消費市場的變化。或許有人認為消費市場走勢與會獎市場關系不大,其實不然,這主要是因為會獎市場本身就是整個消費市場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表面上看,會獎市場具有典型的B市場的特點,但其最終服務對象實質上是C端客戶,即參會者——會獎及其關聯服務的終端消費者。這部分消費者的消費層次、消費能力、消費品位、消費特點等,影響著會獎產業鏈各方的決策和行動。中國消費市場目前正處于重要的發展變化時期,消費層次的分化與價值取向的多樣化,正在對會獎市場的走勢產生深刻影響。
3、行業組織模式與產業政策。會獎產業是國際上普遍認可的政府需要深度參與的少數行業之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是否參與,參與的程度,是否有政策支持,以及支持的力度等,對于會獎業的發展關系很大。比如,國家層面上是否成立類似于西方國家CVB——“會議局”之類的機構,以及是否出臺全國性的會獎產業政策等。到目前為止,有些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已經重視會獎產業,但大部分地區還沒有什么實際行動。
4、上游市場——終端客戶方。從企業會獎市場來看,對中國主流會獎市場做出重要貢獻的行業主要包括汽車、醫藥、IT、快消等,這些行業的市場波動都會很快傳遞到會獎市場上來。比如說前些年醫藥行業的風波,去年開始的汽車市場的下滑等。除了市場波動之外,企業運營管理模式的調整也會對會獎市場產生影響;社團組織作為會獎市場上一類重要的終端客戶群體,它們的各種調整與變化,也會傳導給會獎市場。但相比之下,社團會議市場波動的節奏更慢,量級也要小很多。
5、中游市場——會獎公司。會議公司、活動公司、獎勵旅游公司等中間服務機構,包括以終端客戶為服務對象的PCO,以及以地接為主要工作內容的DMC,都是會獎市場上非常活躍的組成部分,這部分市場的變動,比如兼并重組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改變現行市場的運行規則,進而對整個會獎市場產生影響。
6、下游市場——場地供應方。會議中心、酒店、度假村以及各類特色場所、會議旅游綜合體設施等會獎活動場地,作為會獎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供需關系的變動,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交易活動中的價格、采購方式、結算方式等。
7、行業平臺與技術應用。如果說行業平臺影響的主要是交易的模式與效率,那么技術作為社會經濟變革的基本推手對于會獎市場及會獎活動運作產生影響的范圍就要大得多。線下交易平臺,雖然效率不是很高,但至今為止仍然是國際國內主流會獎市場的核心運行模式;線上交易平臺雖然頗有潛力,但對于個性化很強的會獎市場如何產生價值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毋庸置疑,面向未來,技術將會從更多方面對于會獎市場以及會獎活動的策劃、組織運營及服務等各個環節產生重要的影響。
8、重大事件與突發事件。重大事件,包括會議、活動、賽事等,都會從不同的側面對全國或者區域會獎市場產生影響。比如:APEC、G20、奧運會、冬奧會、世博會,還有達沃斯、博鰲論壇、世界互聯網大會等。而突發事件,比如流行疾病、地震、臺風、核災難、難民潮、極端天氣等,對于會獎市場的負面影響更大。
9、出入境管理。入境管理政策的調整,一定會對對會獎市場,尤其是國際會獎市場產生影響。比如:國際會議的審批制度、國有企事業單位及人員的出境控制、72小時或更長時段的免簽等。
10、關聯行業的變化。會獎業的交叉性特征,決定了關聯行業的重大調整、變化以及市場波動等,會直接或間接地傳遞到會獎業。比如旅游、展覽、公關、活動、節慶、賽事、文化藝術、購物、娛樂、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