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青道
不知怎么,筆者一直覺得,我國的會議、展覽服務技術,一直走在時代潮流的后面。
上周在北京舉辦的一個轟動行業的大會,有1萬多人參加,可以說非常成功,但卻唯獨在與會展業相關的注冊環節出現了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注冊系統不通暢、PC與移動匹配不到位、經常找不到相關注冊信息、注冊速度過慢等,致使很多會議代表花了三四十分鐘才辦完注冊手續。
大家都有體會,源于IT技術、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很多行業向前發展?;ヂ摼W專家說,移動互聯時代,技術更新換代,別說以年為單位了,恨不得每周都有驚人變化。我們也清楚,會議、展覽業不屬于社會經濟結構中的主流產業,高精尖企業投入大批量資金來研發會展服務技術產品有些困難,但畢竟會議展覽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社團、企業在運營管理中都離不開會議這種工具。誰都想把會議做好,誰都想給與會者帶來難忘的參會體驗,要做到這一點,技術手段必須要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可會議展覽技術市場的現實告訴我們,想要達到理想的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
筆者認為,我國會議展覽技術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首先,產品分散,整合程度低。會議展覽活動相關的技術主要包括管理、支付、注冊、互動、洽談、PC網站與移動端微站設計及其與社交媒體的貫通、視音頻網絡技術等很多方面。從目前情況看,我們每個方面的產品都有,但比較分散,相互之間缺乏融合與貫通,更沒有一個強大的整合性產品出現。
其次,技術老套,更新速度慢。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會議市場正在發生一系列新的變化:會議規模的增大及其分項活動數量的增多、會議與展覽的融合、會議參與者需求的小眾化趨勢,等等,這些都倒逼技術企業加快更新換代的步伐。但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別說那些已經使用了好多年的會議服務系統了,就連新近剛剛發展起來的移動互聯技術,要想讓會議組織機構、會議代表普遍“點贊”,都存在困難。
用互聯網思維來審視我國目前的會議、展覽服務技術,以下幾個方面的機遇與挑戰值得思考:
一是免費思維。免費是互聯網思維的基本邏輯之一,而數字產品又是最容易“被免費”的產品類型。從目前我國會議展覽市場常見的服務技術產品的特點分析,大多數都符合“被免費”的基本特點。當你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賴以盈利的產品成了別人免費贈送的東西,一點兒都不要覺得奇怪。
二是尖叫點思維。本性所致,娛樂化必然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因此,在會議中增添娛樂元素,讓會議以及會議的整個過程變得好玩兒,將是會議服務技術專家必修的一門功課。相信總有一天,參會代表會因為你的技術才華而尖叫:哇,真好玩哎!
三是碎片化思維。會議規模增大的同時,會議參與者需求的小眾化趨勢不斷增強,這必將與技術服務的標準化模式產生矛盾。沒有哪個市場會像會議市場這樣龐大而復雜,需求的剛性與產品的柔韌性如何得到權衡,將在很大程度上考驗技術專家的智慧。
四是客戶第一思維。我們經常講“客戶第一”,可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翱蛻舻谝弧钡囊c是:客戶在想什么?客戶有什么困難?客戶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現有的很多技術產品都是標準化的,客戶問:能做些修改嗎?回答是:有困難??蛻魡枺何业臄祿嬖谀隳抢锇踩珕幔炕卮鹗牵簺]問題??墒强蛻粜睦锵耄赫娴哪敲窗踩珕??
五是粉絲思維。培養自己的粉絲,并與粉絲形成互動,讓粉絲參與到自己產品的開發當中。會議市場的復雜性、多樣性,使得粉絲思維在會議服務技術的研發中變得尤其重要。把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合理地融入到新產品的研發當中,并及時獲取他們在新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反饋意見,最終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術產品。技術需要不斷更新,因此說,技術企業的發展永遠離不開粉絲的積極參與。
當然,會議展覽服務技術市場形成目前的狀況并非偶然,調整起來也絕非一日之功。無奈社會經濟發展的腳步永不停息,移動互聯帶來的巨變才剛剛開始,我們只有積極行動起來,才有可能在未來市場競爭的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摘自《中國貿易報·會展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