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經濟即將結束,體驗經濟時代正在來臨。體驗為王時代,產品與服務成了情感的載體,成了身份表達的工具。
會獎活動也是一樣。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不再擔心會議與獎勵旅游活動組織者不兌現約定的條款,開始將關注的重點放在自己的感受——會議體驗上面。這時候,對于會議組織者來說,人們問的更多的問題應該是:這是不是一個品牌性會議?會議的設計與運營管理在什么層次上?會議在哪個方面能夠打動我?會議在什么場所舉辦?業界都有誰參與?合作伙伴都是誰?我要和誰交流?對話者是不是在一個層面上?看完這些,你就會大致明白,“會議體驗”要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什么。
體驗經濟時代,會議與獎勵旅游活動的衡量標準在發生變化。過去,會議策劃人、會獎公司可以設定一些硬性標準,如果完成了,就是好會議。如今這些標準就要換個角度來制定了,與會者對于會獎活動從頭到尾的每一點感受,都將成為衡量該項活動成功是否的要素之一。要想為會議代表帶來良好的會議體驗,就需要研究與會者的心理訴求,并通過會議的細節運作,讓與會者獲得情感上的滿足。
如果以會議體驗作為工作的目標,就需要換個角度想問題。互聯網時代,用戶不是掛在墻上的是“上帝”,而是我們時時刻刻需要關注和研究的對象,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設法讓用戶參與到產品與服務的開發當中來,與用戶、與會者互動,才能最終形成粉絲效應,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體驗性消費的最大特點,是感性與理性相結合。這一點與我們固有的想法有所不同。項建標在他的《互聯網思維》中說,體驗是人們對于產品與服務整個過程的一種心理感受,這種感受是超越一般的經驗和認知之上的,是獨特的、難以言表的、瞬間性的深層次感動。互聯網時代商業成功的奧秘,歸根到底就是對于用戶心理的順應和滿足。
(王青道“互聯網思維”觀點分享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