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搜索引擎方面,我一直愿意使用Google,直到它撤離大陸,才不得不改變習慣。還有一件小事,增加了我對Google的好感,那還是Google中國總部在北京的時候,一個曾到Google辦公區拜訪同學的朋友滿心羨慕地告訴我,Google真棒,尤其是他們公司的午餐,比大酒店的都好,有龍蝦,而且個頭很大。從那以后,這家公司在我心目中留下的直觀印象,除了那個不斷變換字母顏色的搜索框之外,又多了一個活蹦亂跳的紅色海洋動物。沒等到我有機會去親身體驗Google的特別之處,它就從我們身邊消失了。最近在書店里看到了一本關于它的暢銷書,叫《谷歌是如何運作的》,就買了一本,這讓我對Google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不只是搜索,也無關美食。
Google無疑是一個非凡的企業,而非凡的企業通常會有非凡的運營思路與管理模式,就像它會給員工提供大龍蝦當午餐而別的公司不會一樣。在這本書里,本書作者,Google的前任首席執行官Eric Sthmidt談到了很多Google獨特的價值觀與運營管理方法,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開頭他講的一句話:Google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就是因為抓住了企業成功的關鍵:向用戶提供出類拔萃的產品。乍一聽,這句話并沒有十分特別的地方,企業的使命就是為客戶提供好的產品啊,但越仔細琢磨,越覺得這句話有味道。我在想,這些年,我們的企業與企業家總是被各種社會熱點問題牽著鼻子走,心里頭總是被無數個亂糟糟的事務憋得滿滿的,真正靜下心來,集中力量,將產品與服務打造成“出類拔萃”,這種情況還真不是很多。我們大部分企業之所以沒有Google那么優秀,原因可能就出在這里吧。
Eric Sthmidt認為,互聯網時代,信息更加通暢,傳播也更為便捷,這時候產品本身的卓越性就會顯得愈發重要。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消費者從未像現在這樣擁有如此多的信息和選擇,不出眾,就無法在紛雜的信息中跳躍出來。以前,由于信息不對稱,企業只要憑借強大的市場攻勢或分銷手段,就可以將劣質產品變成暢銷品,而如今已沒有這種可能性了,別說是資質平平的產品,就是國際一流的產品如果出現瑕疵,也會招致一通批評。他說,如果產品不夠優秀,早晚會被用戶所拋棄,什么力量都無法回轉。
當然,中國目前處于重要的變革時期,大家對于熱點問題的關注很有必要,但在關注這些問題的同時是不是需要再問一個“為什么”:我們關注這些問題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為啥要轉型升級?為什么要采用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往哪兒+?如果沒有優秀的產品與服務,企業就無法生存,我們討論的所有東西都會變得沒有根基,沒有意義。
引領著全球互聯網潮流的Google,從創業之初就始終牢記著自己的使命——為客戶提供超出其期待的產品。正因為如此,Google從互聯網搜索和搜索廣告做起,逐漸將業務范圍擴大到視頻等數字營銷領域,完成從個人電腦時代向移動時代的過度,推出了成功的硬件設備,不斷以新項目、新構想推動著科技最前沿的發展,比如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等。
那么,在Google看來,能夠不斷創造卓越產品的企業會是什么樣的呢?
第一,人才——創意精英?;ヂ摼W時代,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就是能否不斷推出高質量的產品,而要做到這一點,企業就需要有一批創意精英。對于企業來說,要吸引這些創意精英,并讓他們發揮作用,就得在企業內部營造一種適合他們生存與發展的文化環境。
第二,戰略構想。好的產品需要創意精英來完成,而最吸引創意精英的,莫過于有著強大戰略基礎的構想。相對于具體的商業計劃而言,創意精英更看重這些東西背后強有力的企業文化。
第三,領導人。找到有影響力的人物,以他為核心組建團隊。不要把崗位和經驗作為選擇管理者的標尺,而要看他的表現和熱情。
第四,快樂工作??桃庵圃斓目鞓窡o法持續,要設法讓快樂滲透到企業文化當中,成為企業運營管理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比如,較大的方面包括令人振奮的企業發展前景、取得階段性成果帶來的成就感等;小的方面有開會時候一句幽默的話,即興發揮的一個小段子,同事間的歡聲笑語和逗樂調侃等;
第五,別被競爭對手牽著鼻子走。許多領導人過分關注自己的競爭對手,總是感覺危機四伏,這種心態會讓人落入平庸。Eric Sthmidt認為,如果把注意力放在競爭對手身上,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創新。
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