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現有運作機制下,“會議”處在“旅游”和“展覽”的夾縫里面,很難找到適合于自己的發展模式。“會展”這個詞兒一開始主要指“展覽”,后來延伸為“會議+展覽”。“會展”現在屬于商務部、貿促會、各地會展辦及博覽局的工作范圍,但據了解,即便叫“會展”,大多數相關機構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也沒有觸及太多“會議”方面的內容,更少會下功夫去搞什么“會議產業”。“會展”里面的“會議”,主要訴求在于其社會價值,包括“會議”與重點產業、城市形象等方面的關系。真正關心“會議”經濟價值的是旅游系統——他們希望“會議”能夠帶來更多、更優質的旅游客人,改變旅游業的客源結構,實現旅游業的升級換代。既然“會展”這個詞兒被占用了,旅游業就從西方國家借用了一個“新詞兒”——“會獎旅游”,即“會議”與“獎勵旅游”。從目前情況看,“會展”與“會獎”,雖然都有“會”,有一些交叉,但由于雙方訴求的重點不同,矛盾好像并不是很大。
這不,“中國會獎旅游城市聯盟”——主要由城市旅游局組成的聯盟組織,2017年7月在寧波舉辦年會,討論的話題就是“現有機制下會獎旅游的發展策略”。與體型巨大的旅游業相比,“會獎”顯得很瘦弱,在現今旅游業的管理架構中基本上處于可有可無、可大可小的狀態——沒有專門的機構,沒有專門的人員,有的地方甚至連專門的經費也沒有。會獎旅游很重要,而且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一點已經成為了旅游業界領導人的共識。那么怎么辦?通過“政企合作”來完成政府想做又不好做的事情,是不是一種可行的選項?中國會獎旅游城市聯盟秘書處會前對18家成員機構就這個問題做了一個調查,會議期間公布了調查的結果。其主要內容及簡要分析如下:
一、您認為現階段會獎城市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排在第一位的是“制定會獎政策,吸引更多國際國內會議與獎勵旅游活動”,占77.78%。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旅游系統發展會獎旅游的手段有很多,但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都認為,“政策”是最現實而有效的抓手。
位居第二的是“開展會獎目的地推廣工作,樹立會獎城市良好形象”,占61.11%。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你不去推廣,就沒有人知道,自然也就不會有人來。想發展國際會議與獎勵旅游,就得到國際上去推廣,讓國際上做會獎旅游的人都知道。
第三是“開展專業培訓,提升專業接待與服務水平”,占50%。與大眾旅游不同的是,會獎旅游屬于高端旅游的范疇,專業性很強,要想發展會獎旅游業,就得有專業人才。
第四是“整合目的地會獎資源,為上游采購提供系統化服務”,占50%。會議與獎勵旅游所需要的資源很多,比較分散,需要進行整理,讓上游的會獎采購人看到目的地最新、最全、最好的資源。
第五是“希望每年引進一些重要會議,提升城市形象,促進重點產業發展”,也占50%。看來,作為政府的一個組成部分,旅游系統在獲得會獎活動“經濟價值”的同時,也想得到相應的“社會價值”。
排在第六、七、八的問題分別是“建立會獎聯盟性組織”、“做好會獎統計工作”、“開展會獎旅游考察及項目對接活動”等。
從以上調查結果看,中國旅游系統現階段發展會獎旅游所遇到的主要問題,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工作模式比較成熟,排在第一位的工作是“目的地推廣”,其次是“為會獎組織者和參與者提供協助服務”等。從現階段會獎旅游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可以看出,中國會獎旅游業還處在初期摸索階段。
二、現階段中國會獎城市發展的難點在哪里?
最大的難點是“沒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很多工作無法有效完成”,占72.22%。現在城市旅游部門負責會獎旅游的主要是市場部,而市場部更重要的工作是大旅游的推廣和市場開發等,能夠分給會獎旅游的精力很有限。
第二個難點是“推出會獎政策有很多現實的困難”,占66.67%。相對于“會展”部門幾乎都有自己的激勵政策而言,旅游部門專門推出會獎旅游激勵政策就少多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會獎”處于較弱位置的事實。
第三個難點是“目的地品牌推廣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占61.11%。在大部分發展會獎旅游的城市中,由于缺乏足夠的人員和經費,會獎旅游的品牌推廣和營銷明顯不夠系統化。不過,我們還是得給這些率先把會獎旅游列入發展計劃的城市鼓鼓掌——在中國幾百個城市中,明確提出要發展會獎旅游的還不到二十個。
其它的難點還有“財政資金申領程序過于復雜”、“缺乏有效數據說服主要領導重視會獎旅游”等。任何一件事情開始的時候都不那么容易,需要不斷摸索。不過走的人多了,路就慢慢出來了。
三、您認為現階段哪些工作可以通過政企合作來完成?
第一項工作是“國內外會獎市場推廣工作”,占72.22%。與大眾旅游市場推廣不同,會獎旅游市場的推廣需要借助國際國內的會獎專業平臺,因而離不開專業機構的協助和業界企業的參與。
第二是“行業組織的組建與效用發揮”,占44.44%。目的地會獎資源整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成立會獎方面的聯盟性組織——將目的地會獎相關的資源單位都容納其中,包括會議中心與酒店、會獎公司、旅行社、搭建商等。要做好這件事情,政府牽頭,但發揮關鍵作用的還是企業。
第三是“邀請買家考察,舉辦會獎項目對接活動,引進會議等”,占44.44%。走出去,參加國內外會獎業界的活動;請進來,舉辦各種類型的買家考察、會獎項目對接、開展培訓等。政府出面協調,國內外知名企業和本地企業結合起來,就能很好地完成這項工作。
其它可以進行政企合作的工作還有:“創建目的地營銷及業務平臺、通道”、“會獎政策的具體執行”、“開發會獎產品”、“開展專業培訓”等。
調查結果表明,中國城市發展會獎旅游面臨的問題大同小異,應對策略方面也沒有太多出乎意料的東西——除了自己要積極主動開展各項工作之外,還要發動業界知名企業、本地企業深入參與。不像發達國家會獎旅游業已經比較成熟,會議旅游局(CVB)自己悶頭干事兒就可以了,中國會獎旅游發展還得摸著石頭過河,這時候會獎城市間相互溝通、相互借鑒就顯得很重要了。中國會獎旅游城市聯盟交流平臺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